“小蝶,请对今年企业销售事业部的业绩进行分析。”“小蝶我看到风华科技园是预警状态,具体是什么原因呢?”“小蝶,‘资金占用额度过高’的风险有没有什么建议?”
在11月11日的全球创见者大会上,一名企业管理者不断向财务BP“金小蝶”发问,而“金小蝶”的反应也十分迅速,分分钟就对企业业绩、预警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针对资金异常情况,立马给出许多管用的建议。
这位“小蝶”的超强业务能力,让台下观众直呼:这是什么神仙财务BP!不仅如此,“金小蝶”皮肤白皙、鹅蛋脸、长头发,称得上是部门的“颜值担当”。
不过,与大家想的不同,此处的“金小蝶”并非真实员工,而是由金蝶正式发布全球首位EBC企业管理领域的数字员工——K,是一个以“AI+RPA+大数据”等多重技术深入融合的、高度拟人化的新型劳动力。
事实上,这几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数字员工正在成为许多企业用工新常态,有许多的数字员工开始上岗,比如说,拿下万科优秀新人奖的“崔筱盼”、招商局集团的“招小影”、浦发银行的“小浦”、桂林银行的"小漓"、中金财富的“Jinn”等等。
不可否认,数字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从宏观上大环境上来看,当前全球人口红利都在逐渐消失,人力成本水涨船高已是不争事实,数字员工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劳动力缺口,缓解全球企业“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劳动力数量呈现“五连降”。而如今,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加大,加之思想观念的转变,个人生育意愿不断降低,未来传统劳动力短缺问题毋庸置疑将进一步凸显。
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方面,许多企业员工仍被一些重复性工作所困扰。比如在财务领域,一个财务人员原来要审核、记账、对账、结账、收款、付款等等项目,就是一个人有三头六臂也很难处理完。每日沉浸在事务性工作中,员工精力大量被被消耗,更不用提太多做更多有创造性工作。
据麦肯锡发布的《数字化劳动力白皮书》显示,企业若持续视数字化劳动力为新用工方式,便有望在1~3年内将中后台生产力提升40%~50%,员工离职率降低30%,并节省10%~20%的人工成本。
另一方面,许多老板的经营决策还是凭借经验,而不是凭数据。过去几年,企业浩浩荡荡开启了一场数字化转型,从OA系统、到CRM、ERP等等,企业积淀了大量的数据。随着企业研发、生产、销售、人力等各项业务场景数字化深入,如何借助数字员工的力量,最大发挥出数据价值,用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正成为企业商业制胜的关键所在。
以上种种原因,促使数字员工需求攀升以及相关赛道快速发展。近三年,数字员工中的核心技术RPA就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2020年一年,有10家RPA企业融资超过千万元;2021,有19家RPA企业融资总额破34亿。
不过,真正要把数字员工中的AI、RPA、大数据种种技术应用于真实的业务场景,这对于所有的技术提供方来说还有最大考验:要懂业务。
没有真正与业务相融合的技术,最终只会是隔靴搔痒,对解决企业业务问题作用不大。而金蝶K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金蝶基于企业管理领域的长期实践、技术积累,希望能够帮助企业以数据驱动,构造更具价值的数字员工。
虽说金蝶的数字员工刚刚亮相,但其很早就开始了数字员工的技术研发。2017年,金蝶曾在业内发布了第一个财务机器人平台——小K,这也是K的前身。
当时的小K主要采用自动化技术(RPA),包括基于规则的自动化和基于界面的自动化,比如说自动记账、自动结账等。这种基于规则的自动化大幅度提升了会计事务处理的效率。
不过,小K的落地过程也遇到过不少问题,比如:自动化水平程度。当机器人真正进入不同企业、不同业务场景中,基于确定的规则,机器人的自动化水平可以达到80%,但如果从80-100%,这个过程就比较困难。
“当时候我们就想通过数据来自动产生规则,这种规则不是人已经想好填进去,而是通过学习算法来不断提升。”小K的研发负责人,也是金蝶中国执行副总的裁赵燕锡对雷峰网说道。于是智能化成为小K研发的第一大重点方向。
在智能化迭代的同时,有一次小K上线一个小型项目时,赵燕锡在客户反馈中,又察觉当前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前,客户更多的讲究功能,通过智能化工具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但现阶段,客户有更多情感诉求,希望机器人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人物形象、能与人沟通互动。于是,2017年至今,让小K更具备“人格化”,成为了赵燕锡团队攻克的第二重点方向。
通过5年时间在智能化、人格化方面的打磨,今年11月11月,数字员工也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并且带着新的角色身份进入到了企业管理当中:
第一层身份:业务部门的分析者、辅助决策者
在本次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看到,金蝶为让现场观众更能切身体会K在业务场景中发挥的作用,在现场直接演出了两场情景剧,其中一场发生在财务交谈上,数字员工“金小蝶”作为财务BP在建言献策,这也就是开头场景那一幕。
员工A是企业销售事业部的一位员工,今年的业绩完成得不错,但是老板同时提醒他要注意经营质量,于是员工A找到了金小蝶,让他对今年业绩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数据分析,对某些项目给出了建议。
员工A:小蝶请对今年企业销售事业部的业绩进行分析。
金小蝶:截至10月,企业销售事业部在签单金额、新签收入转化率方面保持持续增长,预计可完成年度目标,但是项目平均毛利率现下降趋势,回款周期较去年有所延长,同时我们对千万级商机项目进行了评级,加强了对项目毛利率和资金风险的评估。
员工A:小蝶我看到风华科技园是预警状态,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金小蝶:结合招标信息,投标方案及历史同类项目的分析数据,对该项目风险等级评估为“预警”。项目风险有三点:1.资金占用额度过高;2.毛利率低于年度计划值;3.客户可用的信用额度较低。
员工A:小蝶,“资金占用额度过高”的风险有没有什么建议?
金小蝶:有的,根据对该客户以往合同、信用等数据的分析,建议提升预付款比例到15%,提升货款比例至45%,货款账期从收获后2个月缩短到1个月,预计可降低2/3的资金占用额度。
......
从这段业务场景演示可发现,K的角色,已不仅只是一个高效的“执行者”,还是一个优秀“协作者”,不仅是被动接受任务,而且还能主动提出建议;K的出现,让企业也从经验驱动走到数据驱动,决策变得更为精准。
第二层身份:摆脱机器人身份,做更有情感、温度的员工
除在功能上更为强大之外,这次K也有了许多个性化的形象:素雅恬淡型、知性优雅型、都市白领型、英俊潇洒型......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赵燕锡看来,机器人与人本身是为了更好的协作,所以做产品时并不需要那么严肃,要多关注客户体验,这也是为何小K一定会演化成今天的数字员工K。人机协作体验好了,自然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会提上来。这就像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个道理。
目前,金蝶云EBC已推出多个岗位的数字员工,并提前预置100多种员工技能,并且金蝶内部已有部分财务数字员工“上岗”,从事着流程催办、费用报销、应收催收等重要工作。
例如,在金蝶共享中心,数字员工近三月完成的单据审核已占29.73%,平均一年节约1911人天,大幅提升财务管理运营效率;数字员工在纯电票场景下,从提单到完成审批及付款,最快9分钟到账,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及用户体验。
事实上,K诞生的背后,与金蝶不断开放、进取的姿态分不开。
回顾过往,金蝶一共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是1993年到2001年从DOS到Windows;第二次是2001年到2011年从财务软件到ERP;第三次2011年至今,从ERP到企业云服务。
金蝶每一次转型,都是坚决的,甚至会被外界认为有些激进的。这当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金蝶的“砸”文化。
从徐少春本人砸掉铁饭碗,投入到财务管理行业开始,金蝶就一直都在不停地“砸”,砸掉旧产品、旧思想、旧理念,也在这一过程中迎来了金蝶云、数字员工等种种创新。
2014年5月4日,徐少春将自己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砸碎,倡导新的办公方式。自此,几乎每过几年,徐少春都要砸掉一些东西,比如:砸过客户的服务器、“茧”、“卡脖子的手”等等。而数字员工的诞生,也与这种砸文化,与金蝶开放、进取的企业风格、姿态息息相关。
金蝶数字员工迭代过程中,金蝶采取了开放的态度,选择与科大讯飞合作。在技术层面,语音识别、人物形象是科大讯飞的强项,而在业务层面,金蝶对企业管理拥有深入了解,双方强强联合,才有了这位既有业务能力,又有颜值的K。
与此同时,K的出现,也是金蝶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的结果。
徐少春在会上谈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四个阶段:1.0信息化、2.0数字化、3.0智能化、4.0数治化。
2012年,金蝶推出了财务云ERP,开始全面帮助企业走向2.0数字化,并且在2015年开始研发中国首款自主可控、基于云原生架构的企业级云服务平台——苍穹。2018年,苍穹对外发布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始有了“超级数字化底座”。
如今,金蝶已经形成了非常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包括可组装的企业级金蝶云·苍穹PaaS平台、面向大型企业的金蝶云·星瀚、面向高成长型企业的金蝶云·星空、面向小型企业的金蝶云·星辰等,并得到了华为、招商局、海信、云南中烟、元气森林、麦当劳、一心堂、东方甄选等500强及标杆企业的认可。
而今随着数字化不断深入,国内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到3.0智能化时代,并且正在朝着4.0数治化时代迈进。在向“数治化”转变过程中,企业对数字员工的需求也就应运而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员工的“上岗”并不意味着自然人的“下岗”。
目前,数字员工大多上线从事重复性、智能化数据处理事务,将“自然人”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同时,数字员工作为人类在虚拟世界的助理,更“有温度”、更自然地交互,将“人+工具”的传统模式转变为“1 个自然人+N 个数字员工”的智能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