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的报道中,有Ping++的地方,就多多少少会有Stripe的身影。有的说,Ping++是中国版的Stripe,也有在介绍Stripe的时候说,在中国有类似的产品Ping++。
Ping++创始人金亦冶说,对于这样说法,一开始也是抗拒的,因为他认为,Ping++做得是一种不同思路的独立的产品。但他也承认,在媒体宣传上和拿投资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好处的,有美国的对标公司,受众和投资人会更容易知道产品是做什么的。
那Ping++到底是做什么的呢?通俗来讲,它就是商家和第三方支付之间的“中介”。一般情况下,商家需要接入第三方支付(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时,需要独立开发出一个接入的模块来实现,Ping++就是为商家提供这一接入模块的服务,并且号称只需7行代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火热,每天都有一大波O2O项目来袭,这带火了移动支付市场,究竟多火,看看微信和支付宝“打”得多凶就可以想见。不过这跟金亦冶三年前刚刚回国创业时的情况,非常不同,那个时候没人看好支付这个市场。在美国读电子工程的金亦冶在Twiiter和Square联合创始人兼CEO Jack Dorsey的一次校园演讲中深受启发,当时,Jack Dorsey说,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在会用言语进行交流之前,其实就已经在以物换物了,所以交易是比信息沟通更为长远的一种需求。这让他对支付有了极大的兴趣。
2012年,金亦冶回国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做一款智能POS机。不幸的是,这款产品并没有成功。幸运的是,这让他发现了移动支付接入的需求。带着“无论是捷径还是弯路都是必经之路”的心态,他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做Ping++。
在金亦冶看来,APP或者是网站的开发者想要开发支付产品需要接入第三方支付时,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申请入网的流程会比较繁琐。支付的接口并不是公开开放的,需要申请。二是开发流程会比较麻烦,开发的技术比较复杂,它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每个渠道都不太一样。三是支付需要长期的运营,比如今天一笔付款2周以后要退款需要处理,要对账,要出报表,要做数据分析,这对公司特别是中小创业公司来说,需要不少的人力和时间开销。Ping++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Ping++帮助商家做了一个接入支付的模块,同时提供入网申请以及管理平台(处理退款等)服务。但钱在流动的过程中并不会经过Ping++,而是直接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打入商家账户。Ping++更多的是技术提供者的角色,不参与钱的清算和划拨。目前的收费标准是每月10万笔交易以内免费,超过10万笔每笔收一分钱,这只是暂时的一套标准,之后将会推出新的收费方式,但“还不方便透露”。
怀着一颗“我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的心,不禁要问:用7行代码就能解决的问题,那还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成本?那不是很容易被复制?
“极度简单的背后,是极度的复杂。”金亦冶解释称,它之所以简单,是因为背后经过了非常复杂的技术处理。呈现出来的东西越简单,背后的壁垒是越高的。要花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去做的。就像苹果手机外观看美观,使用便利简单,但打开内部的线路板来看是非常复杂的,这个逻辑是一样的。
对于和支付相关的产品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了。金亦冶告诉记者,支付安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资金安全,第二个是敏感要素安全,第三个是支付要素安全。目前Ping++做到了第一个层次,会对交易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而且还会和国内顶尖的安全公司合作,公司内部也有专门负责安全工作的技术人员。
目前,Ping++已经有3000多家企业用户,据金亦冶说,他们在全国做了一些推广活动,但用户中有70%是“客户带来的客户”,简单来说就是靠口碑营销获得的。
去年8月,Ping++获得了红杉资本和线性资本的A轮投资,对于具体融资金额,金亦冶并不愿透露,不过他说:“数百万美金是有的。”
无论是融资估值还是体量,Ping++和Stripe都有一定差距,二者也身处中美两国不同的支付环境之中。但这并不妨碍这对在中国媒体报道里“孪生兄弟”般的存在进行“线下活动”。就在前不久,Stripe的联合创始人John Collison专程飞到上海拜访Ping++的办公室。据说,John对金亦冶说了一句: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gether,something big。显然,这样的“野心”也正中金亦冶的下怀,因为他也曾对外公开表示:“我们不想做中国的Stripe,我们只想做世界的Ping++。”采访中,金亦冶也透露,接下来确实会和Stripe有一定的合作,不过合作内容暂时保密,值得期待一下。
雷锋网先锋志(公众号:vangzine)致力于发掘更多产品和技术创新驱动的创业项目。如果你也在创业,如果你也认同产品和技术是改变世界的中坚力量,欢迎通过我们向业界介绍自己。联系方式:startup@leiphone.com,24小时内会收到我们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