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业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一个做了三年的团队,为什么在VR最火的时候暂停了头盔项目?

作者:刘芳平
2015/09/21 08:02

一个做了三年的团队,为什么在VR最火的时候暂停了头盔项目?

去年下半年,在国内VR创业最火的时候,完美幻境的联合创始人赵博曾联系到雷锋网编辑,表示他们开发了一款2K屏幕的VR头盔。当时这个碉堡的参数让记者非常想体验这款产品,然而不知为什么之后便没再联系了。

直到上个月,他们再次联系到雷锋网,这次是做了一款全景相机。采访之后才发现,原来去年联系雷锋网的时候,正是他们纠结于选择头盔还是全景相机作为方向的时候。结果最终他们选择的是全景相机。

为什么一家和蚁视成立时间差不多,同时创始人还更有经验的创业公司,会在VR创业热火朝天的时候,选择暂停头盔项目转向全景相机呢?

我们从创业最初的经历开始,听赵博慢慢道来。

雷锋网:首先讲一下你们的创业经历吧

赵博:最早开始做是2013年Oculus在国外的论坛预热的时候,当时我们团队知道这个事,第一反应是这东西应该可以火,是因为在早前(5年前)我们就在做虚拟现实,当时做的是虚拟现实的室内仿真器。

其实国内号称做虚拟现实的公司早在10年前就有了,最早一批主要是用软件去模拟,然后再辅助一些室内的硬件设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室内虚拟高尔夫球,这是我们国家最早的一批做虚拟现实的公司,五年前我们团队的几个人就在干这个事儿。那时候我们在其中一个友商那里见过代理进口过来的虚拟头盔,功能跟现在的VR差不多,质量要差一些,但还是觉得挺酷的。后来Oculus宣称可以做到2、3千人民币,让我们看到了VR头盔普及的希望。

一个做了三年的团队,为什么在VR最火的时候暂停了头盔项目?

室内模拟高尔夫

早先所有的研发经费是我们几个创始人拿出多年的积蓄,自掏腰包凑的,大概半年左右原型机做出来了,开始陆续做一些优化的工作。你现在看到的那个2K的版本,差不多是在14年中旬完成的。

大概在14年年初,我们发现全景相机和头盔未来会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结果发现市场上所有的全景拍摄装备太贵了。那会儿买了一套全景相机差不多要3万块钱,普通老百姓如果买了一个虚拟头盔,想看全景的东西,自己制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太专业了。而且那会儿就算买了GoPro方案的全景相机,拼成全景必须要用到很复杂专业的软件。现在国内很多做全景的公司,用的是这钟方案,就是拿GoPro拍,完了再用专业的软件去拼,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里。我们想能不能做一个很便宜,操作又非常傻瓜,像数码相机一样简单便携的。于是我们在14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开始调研和实践。同时头盔还在进一步优化。

一个做了三年的团队,为什么在VR最火的时候暂停了头盔项目?

他们买了价值3万块人民币的使用GoPro制作的全景相机

在12月份的时候,我们从实际接触用户的反馈来看,普遍会问到的问题是:缺少内容,没什么可玩的可看的。VR在那个点儿虽然挺火,但是优质内容的生产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点我们觉得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不是特别成熟。还有一个是头盔本身,我们自己佩戴下来的体验是:如果让每个工程师自己去花钱买个头盔,他们并没有特别高的热情,觉得太大了。希望小点儿,延迟再低点儿,清晰度再高点儿。

而我们那会儿团队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对创业团队来说,所有的成员都只能聚焦一个点,所以就面临两种选择:到底是选头盔还是选全景相机的方向。当时我们认为头盔可能在未来半年成为红海,而实际情况是也确实是如此。于是我们调整方向,头盔基本放弃了,整个团队就攻全景这一个方向。

雷锋网:为什么头盔的市场不够成熟,如果要做的话大概要等到什么时候?

赵博:头盔硬件问题很简单,就是还不够小不够轻。眩晕的问题,其实Oculus新月湾、HTC已经做得很好了,像VRPlay的创始人老潘(潘博航)等专业人士都挺认可的,但还是有点沉,前期肯定还是只有对头盔本身特别感兴趣的人才会买。如果不是那么了解的话,这么大个儿东西戴在头上,侵略感确实有点强。

还有就是游戏,现在一些VR游戏是直接把游戏硬切成左右屏幕,那不是真正的VR游戏,有点糊弄消费者。真正的VR游戏,是像Oculus、北大方相原,他们干出来的。就是沉浸感非常强,观感效果非常好,立体效果非常逼真,再配合牛逼的头盔硬件,那种体验就一定能火,前期积累好的口碑,消费者口口相传,最后才能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赚钱而赚钱去硬推这个事情的话,就会导致这样一个局面:消费者玩一个假VR的游戏,体验根本就不好,而他可能就以为VR也就那么回事,以后真正的好游戏出来也不用了。

所以还是得等真正的VR游戏出来。我知道几个大的游戏公司都在干,但是他们从开始酝酿到把游戏做到成熟,至少是明年下半年之后的事。

最后,如果头盔真的要又小又轻体验又好,国内我判断要到明年年中的时候,到量产肯定是明年下半年的时候。这个时间对我们来说,如果从现在开始干,那会儿的话兴许有可能,但是现在我们毕竟精力有限,光这几十个人的团队干好一件事就已经挺不容易了。

雷锋网:还有哪些阻碍头盔普及的因素?

赵博:我觉得头盔的屏幕到最后应该是定制化的,而不是现在这种。很多事情不是创业团队能干,但是不这么干效果出不来,因为如果买市面上现成的硬件去做,效果就一定程度顶天了,想再拔一个台阶拔不上去了。

市场上没有只能自己定制了,比如说我们做这个全景相机,光镜头开模就花了一百多万。头盔也是一样,现在所有的头盔都是把手机屏幕硬往里塞,做屏幕的厂商都不是专门为VR做的,拖影、延迟这些问题没办法配合处理。

它应该有一个完整产业链,光屏幕这块我觉得就是个挺大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出一个能够包裹的特别好曲屏,刚好跟光学配合特别好?这事要有人挑头干,但不是小规模的团队能干得起的。要干到我说的那种程度,三星、Oculus能够做到,国内我觉得乐相、3glasses这些发展得特别快的公司也有机会,他们融到钱了。融到资的一个特别大的优势是有钱去做这些升级,从产业的层面去升级,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去发展,否则的话做不到。

一个做了三年的团队,为什么在VR最火的时候暂停了头盔项目?

三星 Gear VR

雷锋网:你怎么看那种插手机的VR?

赵博:手机VR就是三星Gear VR,我们看好的就是这一款。

无论是一体机方式,还是插手机方式,还是Oculus新月湾的方式。无所谓,只要硬件体验好就行,换句话说,你的光学、可视角、沉浸感、佩戴舒适度、畸变,全部都得优化得特别好,缺一不可。另外还得配专业的VR内容,这些基本的原则不能变。

雷锋网:谈一谈你们的全景相机,它和Google之前公布的16个GoPro的架构有什么不同?

一个做了三年的团队,为什么在VR最火的时候暂停了头盔项目?


完美幻境的全景相机,支持输出4K高清视频 ,内置集成高速处理模块,可实时输出全景影像

赵博:简单说,Google用10几个相机,拍出来的跟电影级的差不多,画面非常清晰,但如果要做到很小就费劲了。所以说是各有优缺点,谷歌是拿GoPro去拍,10个GoPro拍出来1个亿的像素点,然后拿很好的计算机去慢慢拼,反正不是实时的,但是相机会特别大,特别贵,不是消费级。我们想做的是比谷歌做得小,成本更便宜,同时是实时的。

所以硬件选型很重要,需要考虑你选择的这个硬件平台能否handle得了产生的像素点,因为拍的时候就是采集像素的过程,采集过来需要拼接和处理,这个过程都是在硬件上完成的。我们现在采样的能力是几千万像素,但是Google的那个方式,1个gopro就接近1000万像素,10几个加起来就有1个亿了,一个亿像素的话,全球范围内的主流处理器都handle不了,实时生成是做不到的。

但是如果只处理几千万像素,一些高性能芯片是可以handle的,几千万像素给消费者用其实已经足够了。我们算法很牛逼,因为我们的算法无论是一个亿、两个亿还是20个亿的采样,照收,多少个亿的采样都能处理,只不过就是硬件平台得有这样的处理能力才可以。现在技术是卡在芯片处理能力上了,未来够强的话是可以接近GoPro。

我们自主的算法平台名为intelligent Eye,这套算法平台集合了机器视觉、人工智能、三维重建等算法,全景拼接算法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是我们技术上一个非常大的亮点。

这是所有东西里面最核心的,只有掌握了这里面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整个VR行业中有真正的高度。

后记

在采访过程中,赵博总不忘跟雷锋网强调他们的企业文化就是“干”,把产品和技术做到最牛逼,最终拿出来的时候可以一鸣惊人,不输国内外的同类产品。而在产品做到极致之前,只会埋头苦干,不愿见诸媒体,直到拿出来可以不丢脸。这样的创业公司在当今浮躁的创业氛围,人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声的机会的环境下,也的确是少数。

82年生的他表示以前谈到高科技都是美国、欧洲和日本,所以一直有一种民族情结,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也能出现在这些谈话中。作为一个前华为人,他很欣赏自己的前东家,因为华为的技术不仅在中国牛逼,出国也能赚全世界的钱。

PS. 他们获得来自某国外大厂的千万级融资,但细节暂无法透露。


一个做了三年的团队,为什么在VR最火的时候暂停了头盔项目?

雷锋网先锋志致力于发掘更多产品和技术创新驱动的创业项目。如果你也在创业,如果你也认同产品和技术是改变世界的中坚力量,欢迎通过我们向业界介绍自己。联系方式:startup@leiphone.com,24小时内会收到我们的回复。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一个做了三年的团队,为什么在VR最火的时候暂停了头盔项目?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