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优
编辑:包永刚
2020年9月,曾经花费320亿美元买下Arm的软银宣布将以400亿美元价格将其出售给英伟达,这笔备受瞩目的收购案历经16个月,在多方阻力下以失败告终。
本周一路透社发布新闻称,英伟达收购Arm交易已经失败,软银方面开始计划Arm的首次公开募股。
两次售卖的价格之高昂,足以证明Arm给整个半导体带来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另一方面,卖了又卖的Arm,似乎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自己的营收增长不如股东预期,陷入增长瓶颈。
曾经让Arm引以为傲的IP商业模式,失灵了吗?Arm 的 IP 生意还能走多远?
卖了又卖,Arm 安身立命的根基动摇
当全球影视行业尚未树立起广泛的版权意识时,半导体界就早已经历精细化分工,诞生出将知识产权商业化的公司,通过将市场中的通用需求或技术热点、难点提取出来做成IP核,以授权(License)或版税(Royalty)的模式提供给芯片设计公司。
半导体IP授权的商业模式投入相对较少,但相应的,其市场规模也远比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其它环节小。据Makinsey&Company1996年至2014年集成电路产业链黄金赛道统计图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中,属EDA和IP公司市场最小、营业额低且增长缓慢。
“IP 生意本身不是那么赚钱,这是由属性决定的。”一位半导体从业人员在和雷峰网交流时解释道。
如果将芯片设计生产过程与汽车制造过程进行类比,从矿石到汽车,每多加工一次,其附加值就会增加,因此,处于芯片产业链上游的EDA工具和IP核相较于晶圆厂和最终的芯片售卖,能够赚取的利润更少。
哪怕是IP核商业模式开创者Arm,也避免不了营收低增长慢的结局,观察其近四年的财报成绩,2018财年至2021财年营收依次约为111.27亿人民币、111.46亿人民币、113.64亿人民币和115.40亿人民币,四年仅增长3.7%。
正因如此,全球范围内做IP生意的半导体公司,要么是Synopsys、Cadence等EDA领域巨头,要么是提供芯片设计的公司顺便卖IP,极少有像Arm这类完全靠IP授权存活至今的公司。
而时至今日,那些曾经让Arm安身立命且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正逐一失效。
“Arm 能够发展至今,其最大的成功是在智能手机芯片上取得成功,引领整个智能手机时代向前发展。”芯动科技工程副总裁毛鸣明向雷峰网表示。
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从计算机向智能手机过渡,智能移动终端产品复杂多样,对芯片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差异化增加了芯片设计的复杂度。
而基于Arm精简指令集架构的Arm微架构内核IP选择多样,设计精简、功耗更低,逐渐成为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芯片架构首选,同时也在机顶盒、视频监控等应用媒体领域获得广泛成功。
据软银2017年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99%的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超过95%的车载信息设备和超过90%的可穿戴设备都搭载了Arm处理器。
这也意味着,Arm移动处理器市场基本饱和,未来增长空间极小。
另一半导体从业人员则认为,Arm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关键在于其生态建设完备,帮客户节省大量成本。“生态可以理解为面向设计芯片和使用芯片群体的生态,为做芯片和用芯片的群体提供标准、工具链、编译器、调试工具等,使其使用该指令集的成本降到最低。”
也有从业人员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表示认为,只卖IP不卖芯片的Arm具有独立性,是Arm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看见Arm公司只卖IP的商业模式在移动处理器领域取得成绩,也有不少半导体公司在争做RISC-V领域的Arm。
不过,毛鸣明告诉雷峰网,并不是既卖IP又卖芯片就意味着独立性丧失,IP的独立性只存在于核心芯片范围内。
“虽然都是卖IP,但芯动的接口IP和Arm的CPU IP就不太一样,前者属于通用型IP,无论是CPU、GPU或是其他芯片都会用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接触客户流片、量产等敏感信息,但可以在为客户做定制化芯片时同时避免同客户形成竞争关系。” 毛鸣明说道。
“Arm的 CPU IP是CPU的主体,如果Arm既卖IP又卖芯片,就会严重影响其中立性,造成客户流失。
不过,国内RISC-V积极推动者郭雄飞指出,实际上从软银要收购Arm的消息出现那一刻,Arm就独立性就已经消失。
革命者出现,低端市场优势丧失
一边是在原本不那么赚钱的IP市场中维持稳定增长的优势正在消失,另一边Arm还需要面临来自开源RISC-V带来的威胁。
正如Arm曾将这个世界带入泛处理器的时代,RISC-V 又进一步降低处理器的设计门槛,开源指令集,人人都有设计处理器的机会。
过去,许多指令集都在与Arm的竞争中败退,但这一次,Arm遇到了足够有战斗力的革命者。
“过去出现了很多指令集,但都不那么优,RISC-V是好的指令集。如何评价一款指令集是否足够优秀?取决于采用这款指令集设计出的商业产品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郭雄飞说道。
他认为,从指令集本身的角度而言,RISC-V有潜力取得成功,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方面,RISC-V 是吸取过去几十年CPU领域的经验教训后诞生的产物,是简单高效的指令集;另一方面,RISC-V走完全开放和开源的路线,带来更多机会。
与Arm相比,RISC-V最大的劣势莫过于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生态。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项目总监吴伟表示,从更大的范围而言,RISC-V的生态建设肯定不够完善,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Arm的生态建设在某些领域也比不上x86。
“但如果将生态进行细分,例如MCU领域或IoT领域,RISC-V的生态完善程度较好,芯片出货量已经达到几十亿颗芯片,另外我国在超算领域自研程度高,很快也能够在生态上补齐。”吴伟说道。
这意味着,在IoT领域,Arm的市场正在遭受RISC-V的侵蚀。当初软银收购Arm,就是看中其在物联网领域的潜力。为了在新市场中取得成功,Arm团队连年扩招,最终占据90% 物联网处理器市场份额。
一半导体从业人员告诉雷峰网,虽然IoT领域依然是Arm称霸,但因为RISC-V价格便宜,加上IoT生态较为封闭,国内很多芯片公司都开始用RISC-V替代Arm。
深创投深圳投资总部信息科技组组长顾怀怀也曾在一次圆桌论坛中表示,实践来看,在有一定算力要求的侧端应用场景里(对应于Arm Cortex M3级别或M4级别),如果研发团队有较好的内核开发能力,采用RISC-V有性价比优势。
长期致力于推广RISC-V的郭雄飞也察觉到整个业界对RISC-V在心态上的变化,“现在业界普遍认为RISC-V能够为公司带来好处,越来越少的下游厂商不关心用的是Arm CPU还是RISC-V CPU了。再过5至10年,RISC-V或许能够和Arm打成平手,两个ISA终将长期共存。”
找到新的增长点,IPO之路才会有资本买单
开源RISC-V直指Arm痛点,Arm是否应该做出改变?
“Arm现有模式对营收增长不利,虽然外界看到的是Arm年营收持续增长,但问题从2015年就已经凸显,其在财务方面尤其是销售确认方法上做了修改,只是常人不易知晓而已。”一前Arm员工向雷峰网透露。
他认为,Arm拥有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但是产品心态和商业模式过于保守,应该更加开放,提高市场竞争力。“不过Arm也可以继续走现有模式,小而美的公司一直存在。”
另一有20多年半导体从业经验的业者持有不同观点,她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已经形成了能够赚钱的运作方式,轻易做出改变有拖累现有赚钱模式的风险,需要仔细衡量。
“采取保守的态度还能赚钱,也不想赚取更多利润,索性就什么都不要动。”这位业者说道。
另一位半导体从业人员也认为,虽然RISC-V朝着Arm最痛的地方出击,但Arm Cortex M系列产品依然能够盈利。“只是挣得少一点,不用和RISC-V拼个你死我活,事实上,Arm更应该抓紧时间在高端处理器领域投入。”
毛鸣明也给出了更加合理的建议,他表示,IP的商业模式本身不是问题,但现阶段的Arm面临增长瓶颈,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在原有的商业模式基础上,做一些比较细微的调整。
而对于芯片IP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毛鸣明认为,现有的 CPU IP选择并不多,Arm依然能够凭借其原有的业务走很远。
同样的,在芯动科技的业务发展上,毛鸣明也表示,虽然公司拓展了GPU业务,但也会一直坚持做接口IP生意。
不过,一前Arm员工也对Arm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心寒:“唯一能让Arm无法继续做IP生意的因素是人才流失或人才梯队跟不上,毕竟在人才争夺方面,Arm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其客户,尤其是Top20 客户群,涉及到其商业及知识产权模式设计。”
“股东和管理层最真实的想法是卖掉公司,没有了‘创始人’精神,也忘了‘初心’”。
继本周一英伟达收购Arm宣告失败之后,Arm于本周二宣布其董事会成员Rene Haas将接替Simon Segars担任首席执行官,Segars将辞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职务。
Segars于1991年作为第16名员工加入Arm,2013年7月接替Warren East担任Arm首席执行官,截止今日任职长达9年多。
如今的Arm,既面临来自IP商业模式本身的营收增长困境,又面临新革命者RISC-V的市场入侵。一心想以重金“卖掉“自己逃避苦难的愿望落空,只剩下上市自救之路。倘若Arm真要寻求上市,还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该要如何直面困难,迎难而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