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十八度》视频截图(文中所有图片来自Hey VR官网)
和很多投身 VR 行业的人不同,Hey VR 的创始人刘一是因为买了虚拟现实的股票才决定从事这个行业的。
Hey VR 是一家位于成都的 VR 影视制作发行公司,在 3 月 27 日 HTC 召开的 Vive 生态圈大会上,他们的作品《北纬十八度》(Pray For Love)获得 Vive 最佳沉浸感内容奖,并赢得了 10 万元奖金。
颁奖活动结束后,雷锋网编辑见到了刘一。跟科技圈的很多技术爱好者不同,刘一知道虚拟现实,以及对整个行业的了解和关注来自于投资股票。2015 年 3 月左右,刘一投资了歌尔股份的股票,按照他的说法,那时的股票“闭着眼睛也能挣钱”。尽管之前从未体验过相关的设备,但因为投入了不少资金,他开始对整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来索性自己成立了公司。
这次的获奖作品《北纬十八度》是与奢华酒店品牌三亚文华东方合作的一部 VR 全景短片。在不到五分钟的短片中,由一对情侣带领着观众们去感受三亚的美景,并且呈现酒店能带给顾客们的体验和服务。与简单地展示美景不同,短片还配上女主人公的文艺自白,这种具有故事性文字的加入既能起到介绍性作用,也更容易带入观众。
其实,去年已经有不少的 VR 营销案例出现,令人印象较为深刻的有《我的 VR 男/女友朋友》,由兰亭数字与宝洁和阿里巴巴联合制作。当时,这部单片采用了 180 度的画面,而另外的 180 度画面则是广告植入。随后 7 月份,雷锋网曾报道化妆品品牌兰蔻使用 HTC Vive 做了场线下体验活动,与真人实景的全景视频不同,消费者可通过一段用 CG 制作的 VR 体验来了解化妆品的制作过程,当时在现场也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我们可以回忆起,最早利用 VR 做营销时,各大公司更多的是向消费者赠送 VR 纸盒眼镜,如如瑞典的麦当劳曾推出由开心乐园套餐的餐盒改造而成的VR纸盒眼镜,Dior(迪奥)推出定制的VR头盔,让用户观看时装秀后台。
而随着全景设备的推出,以及传统制作软件增加对 VR 拼接的支持,围绕着某个品牌,某个旅游景点拍摄的 VR 视频也越来越多。但正如上述所介绍的那些作品,VR 全景短片好像把广告也变得可爱,雷锋网编辑想如果电视上的广告不再是简单粗暴地向你介绍某款产品,就算“广告中间插播电视剧”我们或许也不介意。
刘一告诉雷锋网,奢华酒店是他们目前主要服务对象。因为团队中有成员出身媒体,曾负责奢华酒店的新闻报道,资源方面不会太担心。他们为像希尔顿这样的奢华酒店品牌拍摄 VR 全景视频,除了为自身背书外,酒店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奢华酒店最大的优势是硬件设施和服务,适合用 VR 全景来展示。”
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很少有机会入住奢华酒店,那么为酒店拍摄的短片主要给谁看?刘一表示,“酒店更多是为了品牌营销。”例如《北纬十八度》拍摄的三亚文华东方,他们可对外宣传是第一家使用 VR 技术的奢华酒店,从而奠定其行业的地位。
此外,奢华酒店在各地举办线下活动时,“如三亚文华东方他们希望向客户全方位展示设施,但又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飞去三亚。”
现在,除奢华酒店外,他们还在为四川凉山州拍摄 VR 全景短片,“当地旅游局急需用新的技术,展现当地的美景,从而吸引商家过来投资。”
《台儿庄》全景视频截图
与其他 VR 全景拍摄团队相比,刘一认为品牌是他们的优势,技术上不会形成很强的壁垒。全景相机可以买到,后期制作与传统的东西没有很大的改变,只是加入了 VR 插件。技术不是特别难的部分,反而是品牌树立,能帮他们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
同时,中国市场足够大,对手间的竞争还远未到“激烈”的程度。只不过,整个行业还处于早期,市场上的报价也没有一定的标准,有些客户会说“为什么你们的价格那么贵?”刘一觉得这很正常,而为了说服客户他们会拿作品说话。
刘一希望之后把作品打磨地更精致,并且加入轻微的交互。等行业再成熟一些,有更多好的拍摄团队,他们便会将拍摄这部分外包,自己公司主要负责“攒项目”,业务模式类似于现在的“华谊兄弟”。目前公司的一年的流水达到 500 万~800 万元,不太需要融资。他也坦言,公司主要是面向 B 端,这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现阶段还不会专门去做一部 VR 网剧。
对于早先投资的股票,刘一说没赚也没赔,但这过程中也收获了不少。他觉得,现在市场冷静下来了,也是一些真正有实力的团队展示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