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时间1月5日(北京时间1月6日),CES的黑科技秀正式登场。今日,雷锋网前方小分队体验到了诺亦腾带去的最新产品Hi5,当它与Vive追踪器结合后,会再次刷新我们对VR交互的认识吗?
Hi5是一款全无线、全指捕捉的VR产品,外观看起来就是一双黑红色相间的手套。在诺亦腾官方微信中,有这样的一段介绍,
“通过建立在手指关节上的惯性传感器,以及诺亦腾研发的程序算法,这双手套可以高精度地捕捉全五根手指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即便是用小手指轻轻触碰桌子上的米多诺骨牌这样的动作,也可以精确体现。”
产品结构图
此外,文中还提到,Hi5手套主要使用一节可更换的5号电池工作,与系统通过传输协议无线连接。据了解,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无需进行其他配置即插即用。同时,它还包括一些其他功能,如腕部触觉反馈、传感器自我学习、本地计算传输等。
一些其他功能介绍
在CES期间,诺亦腾将Hi5与 HTC Vive 追踪器配件相结合,想让用户用自己的双手在VR中自由挥舞。其实,VR中的手部交互一直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除了传统的键盘、鼠标、游戏手柄外,目前HTC Vive、PS VR 采用了两根棒子型的手柄,算是比较创新的做法,当然这是在还未体验到 Oculus Touch 的时候。不得不说,Touch 因为让手柄呈环形,几乎套在手上,即便是手小的女生,在熟悉了操作后,便可以自如地交互。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手柄,很多开发者依然会在VR中设计出手的虚拟形状,套用一句从业者们常说的话,“因为双手是最自然的啊”。当然,除了实实在在的手柄,比如在VR头显上安装一个Leap Motion,也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虚拟双手。然而,由于受到追踪范围的限制,我们的双手也只能在眼前晃动,做些简单的VR交互。
所以,这次看到诺亦腾的动捕手套与Vive 追踪器相结合,雷锋网编辑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的。Vive 追踪器是昨天HTC Vive 发布的新产品之一,可以与任何实物相结合的模块,也就是说像一些枪啊,手套啊,绑上这个追踪器后,就能在VR里实现追踪和定位了。
图片来自官方视频
从官方发布的视频上,我们能看到,戴上Hi5手套后,Vive 追踪器位于手腕部分,这时双手便可以随意做动作了。例如比划个数字1、2、3,抓取一些物体……反正双手不用再紧紧握着其他东西了,想张开就张开,想紧握就紧握,这种自由想必是什么手柄都不能比的。
为了能让前去CES的朋友率先体验到这款解放双手的产品,诺亦腾特地包下威尼斯酒店的一间套房,与HTC Vive一起对产品进行演示和体验。现场预约体验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图片来自官方视频,这个应该是现场演示和体验的内容
首先,由诺亦腾员工进行演示。演示内容是他们自己开发的简单演示应用。演示者佩戴好Vive 头显和带有Vive 追踪器的Hi5 手套后,不断做出抓取、扶等动作。通过屏幕,现场人员可以看到演示者将一些柱状、饼状、三角形和球形的积木拿起,把一块放在另一块上,使它们保持平衡。因为演示者操作熟练,还能让小球在手背,用关节控制小球,做出前后滚动的动作,也能拿起笔,在VR中写出CES的字样。
雷锋网前方编辑在现场体验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体验时间了。以下是雷锋网前方编辑的体验感受,
双手戴上了手套,头上戴上Vive 头显,双手做出OK的动作,停留一秒左右进行设备识别,便能在头显中看到自己的双手了。然后,开始尝试拿起眼前的积木,因为看到的双手比自己本来的手更加修长,所以一开始有点不适应。
尝试了几次之后成功拿起一根柱子,接着成功地将另外一块圆盘放到柱子上面,并保持了平衡。诺亦腾的员工们友好地发出鼓励的欢呼声。再尝试几次之后,已经感觉那双手就是自己的双手了,体验了几分钟后,另外一批预约参观的人赶到了,体验也结束了。摘下头盔的瞬间,看到自己的短手,不禁有些心塞。
心疼没有修长的双手
此外,他表示,这款手套确实很轻,玩的时候很快就忘记了手套的存在。同时,不管是转身,还是移动,几乎感觉不到延迟。他也称有一点小瑕疵,这是因为手指没有力反馈,抓东西的时候,手握的太近,手指会穿到物体里面,这时他会感到一瞬间有些疑惑感。不过,总体来说,整个体验都相当不错。
体验间隙,诺亦腾的联合创始人兼CTO戴若犁跟我们的前方编辑聊了聊关于产品产品的其他信息。
他表示,Hi5手套将与 Vive 追踪器在2017年第二季度同步上市,目前价格尚未确定,但希望手套的价格控制在300美元以内。届时,HTC Vive会采购一批Hi5,以捆绑的形式发售,同时诺亦腾也会采购 Vive 追踪器进行销售。
产品图
当然,这并不是说Hi5 手套不能单独使用。戴若犁告诉雷锋网,不接Vive 追踪器一样可以用,但只能实现手部的动作捕捉,无法追踪双手的空间位置和移动。同时,Hi5 还可以连接其他的空间位置感应装置。
在内容方面,由于现在的VR内容无法支持,需要开发者针对Hi5 开发专门的内容。所以,尽管Hi5是诺亦腾面向to C 的一款产品,但前期他们准备从to B 市场入手,借助to B 用户的内容开发能力。之后,他们还准备举办内容开发大赛,积累 to C 内容,同时逐步教育 to C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