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安防行业的这把火是时候该烧起来了,相关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行业刚需日益强盛。”在2017深圳安博会上,商汤科技产品总监张广程如是说。
如今的AI就像一个巨型磁场吸引着无数投资人、创业者、企业家,人们都希望借着这股东风将技术红利吹往各个行业的细分场景。
安防行业也不例外。最新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国将有数以亿计的互联的安防设备,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仅凭人工无法消化。藉由此,数以百计的初创公司都想利用AI帮助客户更好地分析、理解、处理这些数据,获得更多潜在价值。
商汤科技就在做这件事。
商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获得了足够的曝光及掌声,人们讨论着他的巨额融资、讨论着他的论文刷屏、讨论着他背后的一切的一切。
除此之外,张广程还希望人们记住他是个靠“技术”打拼出来的“年轻人”。
在AI领域深耕多年的商汤给自身的定位是“安防领域的赋能者”。希望将AI能力赋予给合作伙伴,让他们能够将这些技术通过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到安防行业更多的细分场景中。
在张广程看来,原先的传统安防圈有个奇怪的趋势:一家安防企业就想把所有事做全,不给别人留活路,而这就限制了很多真正有创造力的新事物衍生出来。未来的安防行业一定会越做越细,每个垂直场景都会有它的专属解决方案。而在这其中,绝对没有一个厂商能将所有环节做好、做透,需要众多玩家深入其中,发挥自身专长,合力将人们对智能安防细分场景的要求演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完整解决方案。
而商汤在这其中就作为行业“赋能者”的角色,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快行业“智能化”的进程。
在AI的探索上,商汤科技可谓是个“老司机”。可以说,AI在中国的商业落地是由商汤等AI初创公司带动的。如今的商汤科技融合了成千上百的“超脑”的智慧,他们的团队正努力将AI技术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去。
商汤目前有四大核心业务值得一说:一是安防领域的算法、产品和解决方案,如视频监控中的智能视图解析;二是智能商业场景的应用,包括无人店方案、人脸识别门禁/闸机、互动广告机、人证一体机等业务;三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娱中的人脸解锁、智能相册、图像处理、智能双摄像、增强现实等等。四是AI云服务包括在远程身份验证、OCR、互联网视图过滤、推荐等等。
对于安防业务,商汤科技早已有所布局。张广程透露,商汤接下来会继续在传感端、边缘节点、云、垂直应用等各个环节提供智能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传感器端目前有基于arm、 FPGA、TX1、Movidius全平台的人脸抓拍识别方案,后期还可能会推出除了人脸之外的包括人体的、车辆结构化的这些更全面的前端解决方案。
另外在边缘计算这块也会有所突破,一是做了一款轻量级的人脸布控方案,它可以利用比较轻量级的设备处理四路以下的人脸识别,完成常规的黑名单、白名单、红名单、灰名单的人脸识别、布控,还可与门禁、考勤等系统做对接。另外也提供几十路到百路级别的人脸识别服务器和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合作伙伴可以进行业务层的二次开发。
边缘计算这两年在安防行业成了“热词”。它是在靠近物理设备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来满足快速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技术。相较于云计算,边缘计算更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能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而且由于更靠近数据源的本地网络内进行运算,数据无需上传至云端,减少数据往返云端的等待时间及网络带宽成本。
就此,有传统安防厂商提出,未来的安防行业,前端智能化将成趋势,云计算会慢慢成为鸡肋,最终还得依赖边缘计算。
对于该判断,在张广程看来,安防行业最后一定是端、边缘计算和云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云计算也有它的存在空间,将来肯定也会是一个融合的方案,一部分数据会在后端做处理。
他解释说,海量数据在前端处理完之后也可以上传到云端做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比如说传统的车牌识别可以至云端做二次识别,前端千路或万路人/车/物千亿级抓拍数据在云端的大库比对,以图搜图、轨迹搜索、数据挖据等;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把相对有限的资源按需灵活使用。
在张广程眼中,AI下的安防场景是个均衡的生态系统,意味着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平衡,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分析的能力以及边缘计算的实时反应能力都需要被关注。“商汤未来要做的事,也就是赋能各个环节,把相关的算法、产品、解决方案打造好,给合作伙伴做可以快速复制和借鉴的引领性案例。”
从上述来看,张广程提到最多的三个字就是“赋能者”。
历来初创公司欲想在某个行业生根都必须为该行业带来变革,通过他们的核心技术与传统企业合作,共同将行业提升一个层级;但残酷的是,由于技术的可复制性及瓶颈性,历来也有很多初创公司能力“赋”完就会被传统大佬一脚踢开。
之前就有传统安防企业提及,AI初创公司未来只有三条路可走:
被“海大宇”收购;
转型做芯片;
转型做集成商。
商汤是否会遭遇“此劫”?张广程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原因有三:
目前商汤有自己的“根据地”,有自己的落地项目及行业解决方案,会在一些垂直场景做出自己的综合优势,保证稳定的收入和业务规模增长;另外商汤为保证项目的完美交付也在积极补足短板,包括组建交付团队等地面部队。
商汤有日益增长的生态合作伙伴群体,通过深度服务合作伙伴,商汤会间接获得大量垂直场景的“地头力”。
赋能的“能”是不断变化的,不是说今天赋了人脸抓拍和识别功能,日后就没有新的能力需求出来。AI带来的变革在安防领域才刚刚开始,一定有源源不断的新需求、新技术、新方案会涌现出来。
“AI才刚刚兴起,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就人脸识别来说,目前赛道内玩家们还没有做到完美,即使是目前最成熟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如果做到极致至少还需要几年时间。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AI初创企业必须认准自身定位。”
与此同时,他还着重强调了芯片合作的重要性。张广程告诉雷锋网,商汤科技跟芯片厂商紧密合作,以更优的算法提升芯片的速度和效能,以更好的性价比赋能更多的领域。“目前,前端计算资源相对受限,在受限的资源前提下把算法做好其实非常难。芯片厂商只能在某个时间点提供一个固定的硬件能力,这就要求算法必须在限定条件下,针对芯片做出算法和工程上的极致优化,把复杂的模型压缩到最小最快,还得保证效果不会受损,这里面需要大量的算法创新。”
另值一提的是,张广程提醒AI初创公司未来一定要选择和深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做解决方案的好处就是能够端到端地了解行业应用,从系统化、全局化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业务对于技术的需求,重新定义问题才有可能更好解决问题。
对于今年深圳安博会的AI火,张广程也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技术已经过了某个门限,可以大规模使用、部署,并取得大量令人欣喜的成绩;换个角度去看,虽然满场馆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但有几点思考还是需要提出:
真正有自己原创AI技术的安防厂商还是很少;
好与不好的差别还是很大。比如虽然很多厂商都在做人脸识别,但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
经过大规模落地项目考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还不多,还需要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在实践中真正打磨成熟。
谈及到商汤自己的落地项目,张广程表示,基于商汤在安防领域的定位和实际交付能力,对客户、项目进行聚焦、取舍,优先选择具有技术方案领先性和综合影响力的标杆项目,目前已落地了包括部、省市区各级的几十个项目。
“现在我们在做一个解决方案,希望针对每一个城市的在线数据自动学习得到专属的模型,甚至可以给根据需要给每个人建立一个独立的、精准的模型。比如未来如果你经常在深圳的几万摄像头中出现,那系统经过在线学习,对你识别的准确率会越来越高。商汤内部认为,别人做不了的事情咱们来做,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原创技术去啃行业中相关技术上遇到的最难啃的骨头。”
“未来,我们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完成更多的落地项目,用不断创新的技术更完美地解决实际问题。”
而对于AI在安防领域的发展方向,张广程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一、民用安防
公安部门属于比较高端的市场,但从历史来看,都是从政府这边去切入,然后成熟之后再往民用方向普及,未来随着AI成熟度的进一步加强,肯定会下沉到更多细分的民用场景。对此,商汤给自己的定位还是“赋能者”。
二、城市级智能
将来一定会有多到不可想象的智能前端感知设备部署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更好地完成一个个单点感知,但如何基于海量的单点感知数据完成城市系统级感知以及理解、预测和决策,会是AI技术面临的全新的更具挑战的课题。
三、行为预测
张广程表示,之前与很多公安民警沟通时了解到,潜在犯罪人员与其他人的行为举止是不一样的,甲方希望安防厂商能够将这些异常行为分析出来,提前预警。人的行为理解和预测也将会成为一个技术发展方向。雷锋网了解到,目前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已经在此块有所探索。
“做了十几年智能监控,庆幸遇到一个非常好时机和平台。”这是张广程坦露的心声。在他看来,如今日新月异的AI技术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成熟应用,新技术开辟出了新的市场空间,行业生态合作异常活跃。
用他的话说,AI在安防行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现在都有了。雷锋网
4月19日 20:30-21:30 ,雷锋网旗下学术频道 AI 科技评论联合AI慕课学院、腾讯课堂邀请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陈宇恒为大家带来一场直播分享!点击链接报名参与吧!!
课程主题:《人工智能的系统工程与系统工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报名链接:https://ke.qq.com/huodong/aiqzzty_pc/index.html#tuin=8f7939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