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医疗科技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专访 | 数坤科技完成2亿元B1轮融资,马春娥:新基建浪潮下,继续做好“数字医生”

作者:李雨晨
2020/06/16 09:49

雷锋网消息,6月15日,医疗AI公司数坤科技宣布完成2亿元B1轮融资,由中银国际领投、建银国际管理的建兴医疗基金联合投资、老股东创世伙伴资本和华盖资本继续跟投。

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加大数坤在心脏、神经系统、肿瘤等领域的行业领先优势,并聚力医疗新基建,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各级医院和居民健康智能化的落地进程。

在“资本寒冬”的不利环境中,数坤的2亿元融资,无疑是给行业提振了一次信心。

专访 | 数坤科技完成2亿元B1轮融资,马春娥:新基建浪潮下,继续做好“数字医生”

数坤科技CEO 马春娥

马春娥坦言,由于疫情的原因,资本市场也经历了动荡。“对投资人来说,他们的心态都有波动。整个节奏也都慢下来了。投资决策也更谨慎。”

从股东结构来看,这一轮投资引入了“国家队基金”——中银国际与建银国际。 这说明国家资本进入到医疗AI行业,这对整个产业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围绕融资后的未来产品与商业规划、雷锋网与数坤科技CEO马春娥进行了一次专访。

三年做了两件事

“我真没觉得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对于医疗AI这样一个从0到1、没有任何可对标的行业来说,都是比较艰难的。刚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在共享办公里租了一间小房子,现在发展到150多人,真的是有蛮多的感慨。”

回顾数坤科技三年来的工作,马春娥将其分为了两步:

首先,原创性的创新。从医学影像中重建“数字心”、“数字脑”、“数字胸”等数字器官,不仅可以全自动检出“病灶”,发现“病史“,同时可以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做出医生急需的精确诊断结果。

“我们不去follow其他人,虽然我们承担了一些风险,但是我们的产品出来了,赢得了很好的市场口碑,实现了差异化竞争格局,结果非常好。”

其次,将新技术与行业进行更好的融合。

从2017年开始,数坤科技与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数十家医院合作。

心脏疾病的检查确诊离不开心脏结构及心脏血管的三维影像重建,医生据此确定血管狭窄的部位与病变的程度。与肺结节、糖网等平面病灶的检测和分类不同的是,基于三维重建图像,数据和算法要求会更为严格。

数坤科技心血管AI产品的逻辑在于,当患者做完心脏CTA的扫描,AI会自行对300多张的原始图像分析,自动重建并生成符合医生诊断时使用的曲面重建图、3D冠脉树、拉直图、探针图等。

马春娥认为,数据和算法的科学,可以将影像的处理等环节进行自动化,“片子拍出来,把它变成一个三维重建的数字心,进行定量的分析、病灶的判断和分析,形成结构化的报告,医生从原来的‘做题’,变成了现在的‘复核’”

回顾三年来的落地过程,她开玩笑说到,“一开始大家总是拿你与传统的工作站对比。但是这三年下来,很多客户都期盼我们去装机。有些客户甚至在我们结束试用需要撤机时,趴在服务器上不让搬走,问能不能续一个月。”

在她看来,这是对数坤产品最大的肯定。在AI技术的帮助下,医生的思维与工作模式也在悄悄改变。

综合、专科与基层的“蜕变”

雷锋网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曾写道,武汉一家三甲医院使用了半年的数坤产品,出报告时间大幅度缩短。该医院的科室主任打算第二年每天冠脉CTA做到100例以上,每年不仅增加1000多万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每年多服务几万焦急等待的病人。

该主任表示,“未来,掌握AI的影像科医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MDT临床会诊中去。”

发生变化的,还有医院科室的技师数量。

以某综合三甲医院为例,之前并不以心脑血管见长。2017年病人检查量在20例左右,头颈部的检查不超过5例。而在数坤科技的医疗AI产品进驻之后,现在每天心血管检查的峰值达到70-80例。

并且,在检查病例增加的基础上,科室的医生还从4名(技师+报告审核)减少到1名。

2019年,该医院增加了新院区,影像检查数量增加了一倍,在数坤AI的支持下,科室人员配备保持不变,同时还承担了多个科技部、科委等重点AI项目。

又如武汉某二级医院,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后,尽管该医院之前从未开展过冠脉检查,新购置的CT机器也算不上超高端,扫描的第一例心脏病人数据就被送到数坤AI系统计算,完成了冠脉检查零的突破。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陈敏说到,传统影像检查和诊断,如心脏CTA,医生至少需要30分钟到一个小时完成“扫描——后处理——诊断——初写报告——报告审核”的工作;病患需要等待1~3天才能取得报告。

作为国内顶尖的心脑血管学科医院,安贞医院每天心脑血管病例检查的峰值达到300例。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就像是“一台趴在电脑前的机器人”。

去年3月,数坤科技的机器在安贞医院进行部署。

马春娥介绍,在临床层面AI能够帮医生处理好常规的病例,医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关注疑难病例,与患者主动进行交流,从而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另外,在科研层面,帮助医院在学科建设上做得更好。

而从基层场景来看,现在,数坤正在探索更多“互联网+AI”的场景,让老百姓随时随地就能拿到所有处理好的图像以及诊断报告。

2019年12月,数坤与平谷区卫健委联合建立了京津冀基层影像人工智能诊断中心,连接了平谷区医院和多家京津冀基层医院,对于区域居民来说,无需大小病初诊都前往中心医院,就近就医也能享受到“专家级别的医疗服务”。

“对于心脑血管专科医院来说,我们是解决它劳动量的问题,对于综合大三甲医院来说,我们是解决它流通量的问题,对基层医院来说,我们是解决它无法解决的问题。”

数坤产品在三甲医院验证成熟后,会进行快速地复制。通过商业化团队建设及合作伙伴的能力,实现产品快速落地。

用“数字医生”,敲开商业化的大门

今年1月份,在注册审批方面,医疗AI行业终于迎来突破,科亚医疗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获批了三类证,一定程度上为行业注入了信心。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数坤的心脏AI产品也获得了国家食药监局认定的创新医疗器械,已积累发明专利近100项。

“监管层面也需要更明确指导原则,例如AI产品的临床实验该怎么做,如何评估AI辅助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从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审批流程也在加速,我们希望一起努力,让行业少走弯路。”

从去年以来,马春娥一直希望将数坤所做“数字心”、“数字脑”等在内的产品整合成为成千上万的“数字医生”:兼顾内科、外科、影像科等所有科室,覆盖心脏病、神经系统、肿瘤等所有疾病,既能阅片,又能看病历,甚至能结合基因信息进行诊断的全能医生。

在她看来,数字医生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仅仅是应用在影像科,而是会沿着疾病的诊疗流程向上下游扩展。

马春娥透露,目前,数坤科技已经在无人手术、手术机器人等方面进行探索,再往前端走,则是在疾病预防层面开发健康助手。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核心是要做疾病大脑,然后形成AI医生,与人类医生进行人机协同。这是我们目前的战略的定位。

据雷锋网了解,数坤的“数字医生”系列产品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阜外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西京医院等全国数百家医院临床使用。

今年,数坤会在数字心的基础上推出升级版本,在“数字脑”和“数字胸”的产品功能、医院落地进行纵深的挖掘。

如何抓住医疗新基建的机遇?

数坤科技一直与武汉市各医院有着良好的合作。

疫情爆发以来,数坤科技迅速在原有胸部疾病 AI 系统基础上,开发出针对新冠肺炎模块,为医生提供快速判断病情及复查对比信息。

“肺部疾病并不是数坤的最先发力点,但我们仍然集中研发资源开发了新冠肺炎AI,希望为疫情做出科技贡献。当时的装机过程其实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动用了所有的资源,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雷神山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一线医院,北京小汤山及20多家定点收治医院部署了产品。我觉得我们做到了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程度。”

这场疫情也促使了我国智慧医疗产业进行变革,促进了智慧医疗的落地。

进入2020年,“新基建”的建设步伐开始加快。此前,多个城市发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截至4月12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额规模达66958亿元,其中,新基建预计投资额达15631亿元,约占2020年投资额的23%。

医疗和人们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医疗+新基建”自然也受到特别关注。

在本次疫情中,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疫情防控、信息流通、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物流配送、无人化服务等各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也得到了有效验证。

近日,北京市也发布了《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到2022年,北京市基本建成具备网络基础稳固、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应用智慧丰富、安全可信可控等特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活力、经济发展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形成强有力支撑。

作为北京市有代表性的科创企业,马春娥认为,人工智能本身就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现在国家提出的医疗新基建,对于医疗AI企业来说,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窗口。

马春娥表示:“我觉得,无论在不在新基建的风口上,最终还是要研发出临床需要的产品,这是我们的立足根本。”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专访 | 数坤科技完成2亿元B1轮融资,马春娥:新基建浪潮下,继续做好“数字医生”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