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年仅28岁的歌手、演员乔任梁的死讯引发了人们对于抑郁症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微博等各大社交网络围绕抑郁症的话题热度不减。从三毛、海明威,到张国荣、乔任梁,多少人都曾饱受抑郁症折磨。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对于常人来说,体会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可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万能的 AI 是否能帮上忙呢?
今年恰逢人工智能诞生60周年,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它不能做的。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理解人类情感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有时候比身边的人更能读懂你的心。
识别人类情绪
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都在模仿人类:思想、演讲、运动。机器越来越像人了,这也正是图灵测试存在的意义——机器是否能用自己的思维骗过人类?
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加理解人类的情绪,这是图灵测试中重要的一部分。SRI 国际实验室就正在进行这样的工作。这里是 Siri 的诞生地,研究者希望能够研发出更多能够体会人类情感的智能手机和聊天机器人。
让机器人“秒懂”人的心意,一直是人工智能努力的大方向,SRI 国际实验室只是许多为互联网之梦而努力的机构组织中的一个。然而人类的智慧千千万万,就算将古往今来所有的知识都存入芯片,机器人仍需学会沟通才能发挥价值,而沟通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识别人类的情绪。
SRI 实验室在人脸部识别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你玩游戏的时候,他们能通过侦测人脸表情的变化,发现电脑前的你是不是从某个关卡开始对游戏心生厌烦了。该技术还可以用到别的场景,比如,演讲训练时看看听众的情绪变化。
这项技术名为 SenSay 分析,通过分析人类行为,比如打字模式、话音语调、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可以预见他们想要表达的情绪,然后用来调整机器的反应。例如,一个虚拟助理,在与客户进行电话或者面对面的交谈时,一旦发现客户不理解或者混淆概念,就会减慢速度并且进行解释。这项技术甚至还能检测到人类的情感——是喜悦、惊讶、还是悲伤。
像 “Her” 一样懂你?
在电影《Her》中,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萨曼莎不仅可以帮助主人公快速处理各种邮件、文件等工作,还能像朋友一样理解你、体谅你,甚至还能和人类谈恋爱。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个人助手也正在成为现实,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 Cortana 以及谷歌的 Google Now等语音助手,以及更多服务型机器人的出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正进一步地读懂人类的情绪变化,与我们进行更流畅的交互。
有了情感计算,AI 能够通过语义、图像和语音,精准识别用户情感。通过自然对话的上下文,了解用户的真实意图和需求。不光是文字、语音、视觉上的交流,同时还能有专属的记忆,提供一对一的专属个性化服务,使用户对“情感机器人”产生情感上的信任和依赖。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机器读懂人类的心思不再只是影视作品里出现的场景。将来,也许我们创造出的机器人能够从多个维度理解人类的情感,到那时,也许它将成为我们新时代的soulmate。
Via futuris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