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文的正确姿势是什么?通篇阅读,不落下一个公式?
但是有没有发现当你费劲巴拉的读到最后,发现所读的论文并不是你想要的。
显然,这种不错过每一张表格,不错过每一个数字和每一个公式的“害怕错过”式阅读法并不是最有效的,而且这种阅读方法容易在论文的细节中迷失方向。
那么,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能够在阅读之前就能建立有效阅读的大局观呢?首先要明确效率的定义: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
显然,效率往往和时间管理相联系。最出名的两个时间管理法则是,帕金森定律和帕累托的二八法则。在阅读论文方面,帕金森定律表明:如果你计划用10个小时阅读论文,做笔记,写摘要,那么你完成的时间至少会是10个小时。二八定律则意味着理解论文80%的内容需要花费你全部精力和时间的20%。
帕金森定律:在完成工作所允许的时限内,工作会不断增加,直到所有时间都被占据为止
帕累托二八法则: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有了这两个定律,那么就可以解释这么一个现象:有时候,你用30分钟完成了读完了你认为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论文,而且感觉还不错。
实际上在这里:帕金森定律强迫你在30分钟内完成任务,而帕累托原则确保你只做对最终结果贡献最大的任务。所以,帕金森定律给读论文带来的启示是:试着给自己定下“不切实际”的最后期限。那如何能够达到读论文的二八法则境界呢?下面介绍的“三遍读文法,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论文阅读三遍法
三遍法是一种反复阅读论文的渐进方法,强调从总体概述到具体细节。在渐进的过程中每一步花费的时间都比上一步要长,每一遍的阅读都会产生比上一遍更深刻的理解。第一遍阅读大概需要5~10分钟,在读的过程中不用理会数学公式、原理论证等具体细节。只需要粗略地浏览了论文的结构,对摘要、标题、引言和结论做到“心里有数”即可。
这一遍的任务是在总体上确定:论文是否应该继续读下去?这篇论文的内容是否是我需要的?第二遍大概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这一遍仍然可以忽略像数学公式此类的细节,但要试着在页边空白做一些笔记,并写下来关键点,最好能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要点。
这一遍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整体阅读来理解论文的内容。第三遍大概需要花费五个小时,所以,在这一遍阅读开始之前,你必须确定这篇论文“值得我花费这么多时间”。
第三遍需要仔细阅读数学公式、原理推导等此类的细节,甚至你可以尝试用工具重现论文结果。
第一遍的目的是让论文变得清晰起来,无需深入细节,但摘要、标题、引言、结论需要完全阅读。在阅读这几部分的时候,可以查看论文所引用的参考资料,在心里问自己是否熟悉某些内容、是否看过相关背景的论文。
总体上,如果对整个论文的逻辑比较清晰,那么就能明确回答5个C问题:1、类别(Category):论文是否涉及原型模式(prototype)?论文内容主讲的是新优化方法还是调查综述?
2、上下文(Context):与这篇论文相关的还有哪些文章?我能把他们联系起来么?可以把上下文看成是一棵树,第一遍读的过程中,要在这棵树上给所读论文分配重要性权重:这篇论文是我专业领域的重要枝干,还是无趣的树叶?当然,上下文这棵“树”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厚重”的先验知识,如果你的知识不厚重,那就从头开始积累。
3、正确性(Correctness):正确性指的是一种有效性的度量。第一遍读的时候或许没有足够的信息回答论文是否正确,但要有回答“正确性”问题的意识。
4、贡献(Contributions):大多数论文会在引言部分列上一系列贡献清单。这时候你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些贡献有意义吗?它们有用吗?他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5、清晰度(Clarity):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这篇论文写得好吗?有语法错误了吗?有拼写错误吗?
能够回答上述五个问题之后,就能决定是否继续读第二遍。一般不能让你继续读第二遍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几点:1、不了解背景信息;
2、对主题不了解;
3、论文无用,或者不感兴趣;
4、论文写的不好;
5、论文作者做了错误的假设。所以,如果该论文不在你的专业领域内,但可能以后用的着,那么读第一遍就足够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就可以继续第二遍。
第二遍的阅读时间可能会持续一个小时,读的时候要在纸张的边缘做一些笔记并写下要点。最好用自己的话做一些总结,因为这会让你记得时间长一些。
在这一遍读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忽略证明或者方程之类的细节,但需要仔细查看图表,首先要明确这些图表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坐标轴是否标记正确?图表的标题是否恰当?在这一遍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涉及的参考文献标记为进一步阅读,这也能够帮助你了解背景。
在第二遍快读完的时候,可能仍然对论文没有很好的了解,但是不要气馁,要明白研究小组通常会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进行研究,他们不会把所有的结果和知识都压缩到一篇论文当中,有时候论文投稿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限制,例如页数。所以,论文缺少明确的上下文联系也是导致论文读不懂的原因之一。
但是,你要把论文中不了解的内容记下来,积极的通过背景阅读填补空白知识。所以,在第二遍读完的时候,你会有下面三个选项:1、停止继续阅读,原因是论文确实对你没啥帮助;2、把论文放在一边,阅读一些背景材料然后再继续阅读;3、直接读第三遍
第三遍对初学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在这一遍的过程中通常需要4~5个小时。所以,在这一遍开始之前,一定要仔细思考,是否继续读下去,这篇论文是否值得花费这么多的时间。
当然,如果你是一位有经验的论文“老司机”,那么第三遍阅读可能只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在这一遍的时候,要阅读全文,并质疑每个细节。深入研究数学方程式,做与读者相同的假设,从头开始推导原理。可以在头脑中,或者使用你认为可以的工具重现论文的细节步骤。
例如,如果你正在读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论文,那么Python或者Jupyter Notebooks就可能是首选了。在读第三遍的末尾,你应该化身“专家”,了解论文的强项和弱项,并对论文缺失的部分或潜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另外,这一遍过后,最好能够用自己浅显易懂的话解释论文的内容,也就是用所谓的“费曼技巧”加深理解。注:费曼技巧是一种“以教为学”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你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真正理解并学会运用知识。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验证你是否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看你能否用直白浅显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问题和知识讲清楚。
具体方法如下:1、向不熟悉某议题的人解释该议题,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及最简单的语言向他们解释;2、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或不能简单解释某议题的地方并记录;3、回头查看资讯来源并研读自己薄弱的地方直到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4、重复前面三项步骤直到能够专精这个议题。
找论文是阅读一篇论文的第一步,一开始就能找到好论文进行阅读往往事半功倍。推荐三步法寻找论文。第一步:收集可能有用的论文,可以使用Google Scholar此类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找到3到5篇最近的论文。然后建立一个简单的论文列表,将论文按主题分类,再加上发表年份和引用次数。一般来说,引用次数是能够看出论文是否重要的指标。
当你建立论文列表之后,可以对每一篇论文进行粗略阅读,了解一下大致情况,并看看是否有共同的参考文献,一般共同的参考文献都是不错的论文。
第二步:找到共同的参考文献之后,可以查找对应的作者,看看这些大佬有没有近期的论文发表,以了解最新的领域进展。第三步:这里可以尝试着去各大顶级会议或期刊的网站上看看近期的论文集。尽量找出相关的高质量的作品,对单篇论文应用三遍法。
有一些帮助阅读的小工具也非常棒,但是使用小工具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增加阅读时间。所以,如果你一开始就打算略读论文,那么就不要使用这些非常优秀的工具☺。
首先可以在论文上画小方框,把数学公式、图形、表格框起来。如上图所示,这样能够让论文有层次感。小方框这个工具一般会在第一遍阅读时候使用,会有助于清晰数学方程式、原理推导等细节。
荧光笔是论文仔细阅读的灵魂,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可以赋予论文不同章节独特的含义。你可以用黄色画下来论文中有趣的或者重要的句子,用橙色画下来引言,用绿色画下来定义等等。但是,请记住,用荧光笔画“道道”并不能代替笔记。
如果你比较注重视觉效果,又想对论文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思维导图可能比较合适。制造思维导图并没有严格的规则,可以从论文的标题放在中间,用大箭头指向主要章节标题,并用橙色高亮显示等等。如果你缺乏动力,那么番茄工作法是督促你的好工具。首先,将一个计时器设为25分钟,不要定目标,只要设置25分钟即可。然后心无旁骛的开始论文阅读“三遍法”,知道25分钟结束。25分钟的时间,可能对三遍法并不能完整的执行一次,但是在25分钟结束时,你可能会惊讶于你所取得的成就。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