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篇题为《苹果欲借iBeacon绘制全球室内地图 反超谷歌》的文章,其意思是苹果已经决定利用商场超市等室内场所的iBeacon设备,来绘制室内地图。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描述的:“如果苹果依靠大量iBeacon设备和用户的iPhone绘制地图,精度可能会超过Google。”
Google是从2011年开始布局室内地图的,其覆盖的建筑物包括超市、机场和车站等。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他们宣布把触角延伸到印度的22个城市。据悉Google的部分室内地图的绘制,依靠的是WiFi热点和移动通信基站的信息。 地图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业务,而定位只是最基本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基于地理位置接入各种各样的服务。单从这点来说,片面强调苹果借助iBeacon技术和设备就能超越Google的室内地图,还是言之过早。
如果最近你有看过关于Project Tango的视频,你也许推测到Google也想借助3D传感技术来做一些室内地图相关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未来室内地图竞赛里面,包括苹果在内的地图玩家是没有绝对的胜算。
在室外地图这方面,Google极有可能再甩苹果、百度几条街。
如果以Google收购Where2和Keyhole为时间起点的话,Google地图已经有差不多十年的积累,不管是普通的地图功能还是卫星地图、街景等功能,基本是同行里面做得最好的。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数据基本都是静态的,只属于过去某个时间的“回忆”。当然这并不是Google的独家问题,其他地图的情况也大致一样。从2011年开始,Google往自家的地图里面加入部分城市的实时路况、实时公交等非常具有时效性的数据信息,使得地图更加贴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也许能进一步推动他们地图的“实时”优势。
早些时候,Google无人驾驶汽车的项目负责人Chris Urmson接受了美国科技媒体Recode的采访,他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阐述了无人驾驶汽车背后的设计理念:提供更安全的驾驶环境,甚至通过“共享”的方式来减少汽车数量。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在采访里面提及该项目对地图的潜在贡献。
无人驾驶汽车的系统核心在于车顶上的激光测距仪,它能够高速旋转时向周围发射多束激光,借此计算出汽车和周边物体的距离。与此同时,系统还能根据这些测量数据来描绘更具备时效性的3D地形图,甚至修正地图上的陈旧数据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偶尔还能看到媒体报道Google的街景车,其外形跟无人驾驶汽车还真有几分相似。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里面配备了摄像头和GPS等多种设备,如果Google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把它们改造成为“自动街景车”,在送乘客到目的地的时候,也在不断收集数据。随着这种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它们能够覆盖的地域将会不断扩张,这样更加及时和真实的路面状况、街景也许能够第一时间呈现到地图用户面前。
如果地图一直停留在映射过去的阶段,用户总会遇到不便的情况,比如某个建筑物被拆了,里面的店铺已经搬迁,用户还得亲自去“扑空”一下,这种体验是非常糟糕的。借助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Google地图将来很有可能进化成为现实生活里面的“哨兵”,让他们的地图用户实现真正的“足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单从这一点来看,将来不管是苹果还是国内的百度,他们都要比Google逊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