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近期的专利争纷很是频繁,先是国产手机在海外屡屡碰壁,最近苹果也和爱立信杠上了,而这场诉讼的结果影响的不仅仅是双方本身,更是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国产企业也不应当只是作为一个观看者。
当行业还在等待爱立信与小米在印度市场上的复审时,苹果却率先向前者发难了。1月12日,苹果向加州北部地方法院提交诉状,指控爱立信在4G技术专利上收取了过高的专利费,这也是目前首家手机公司就LTE专利问题向爱立信发起诉讼。
爱立信很快也向法院提起申诉,要求法院判定其向苹果公司提供的爱立信标准核心专利组合符合“FRAND”原则,还指出两家在2008年签署的专利协议早已过期,但经过两年谈判双方尚未达成新的协议。(所谓“FRAND”原则,是指Fair(公平)、Reasonable(合理)and Non-Discriminatory(非歧视)。目前,包括3GPP在内的很多电信组织在把专利纳入电信标准时,都要求专利拥有者签署关于“FRAND”的声明,以确保专利持有者获得利益的同时,对他们的权利进行一定的约束,否则使用者会付出巨额代价)
苹果认为,爱立信以整机价格来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模式不正确,其认为应该以基于整合 LTE 技术的零部件的价值为基准来计算,但二者在这一点上始终谈不拢,因此苹果希望付诸公堂来给出合理定价。而爱立信则指出,因为其与苹果的专利授权早已到期,但爱立信一直与苹果进行着协商,也就是说在这段期间内苹果一直是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使用着爱立信的技术,但即便是这样让步,还是被苹果告了,因此爱立信可以说是很受伤。
因此不难看出,二者之争说到底,就是无法在专利费应该缴纳多少上达成共识。不过由于一直以来公司之间的专利授权协议都属于商业机密的范畴不予公开,即便是走上诉讼也会做保密处理,因此我们并不能得知此案牵扯到的具体数额有多少。不过,可以参照的范例是作为手握25%的LTE专利、并掌握2G、3G、4G专利共35000个的老牌电信巨头爱立信,其之前在印度市场收取的专利费用一般在手机价值的1%左右;而在去年,三星被迫与爱立信签订了一份 6.5 亿美元的专利授权协议,这才终结了长达多年的技术授权纠纷。
而业内人士认为,在苹果诉诸法律后,法院会尊重无歧视原则,即要求不能因为申请人的市场地位和专利储备调整报价来进行审理。如果我们参照之前华为在国内状告IDC专利许可费率过高一案,当时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综合了专利对产品的贡献率、专利对标准的贡献率、同样专利对他人收取的许可费、使用人就类似专利缴纳给他人的许可费、市场经济环境和科技发展状况,以及双方在前期磋商中的意思表等因素的考量之后,直接确定了华为需要缴纳的专利许可费率(这也是全球首例由法院直接确定专利许可费率的案例)。因此不排除法院会一锤定音判出爱立信对苹果具体的专利收费标准。
尽管在近年来苹果死打HTC和三星,以及国产手机争相出海却屡遭专利问题警醒的当下,大部分用户都对专利纷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真正的专利战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
以手机为例,由于其高度集成化的特性,使得在一台手机中,其处理器、内存、蓝牙、WiFi、GPS、通信模块等都有着不同的标准,相应的也就有着不同的专利,特别是像通信模块这种几乎涵盖了所有手机的专利源头,其背后的持有者很自然也就能成为行业的“执法者”,诺基亚、爱立信、高通等都是典型代表。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全产业链的发展越发膨胀,甚至在世界经济范围内都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力量,再加上通信和网络被越发催化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因此这些巨头的日子将会越来越不好过,这里面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三点:
·不同地区政府的法律健全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政府保护因素的存在,会导致反垄断调查的加剧,我国政府在去年接连对微软和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就是案例;
·巨头间的讨价还价,例如这次苹果与爱立信的撕逼;
·专利持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在各家都围绕着专利池成立了专利管理部门之后,这部分的竞争利益分配也将耗损专利持有者的精力和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专利战非常吸引眼球,但是大部分专利授权协议还是通过谈判来达成的。爱立信就在此次诉讼上透露,其目前签署的超过100个授权协议,其中只有非常少的协议是通过第三方的协助达成的。相比之下,专利诉讼只是一种施压的手段,大部分都会以和解(赔偿或交叉授权)告终,但是,在掺入了政治和本地保护等等因素之后,专利战目前的维度已经不再是公司与公司之间那么简单了。
很明显,在巨头们的专利账本面前,国产手机厂商中的大部分是不具备谈资的,而巨头之间的“算账”问题也在挑动着整个产业链的神经,国产厂商更要对此多留点心。例如此次案件,我们就能看到,爱立信的收费标准过高的确是事实,但是反过来,受尽了优待的苹果也确实存在拖沓谈判和指责对方专利费用过高以求能降低专利费的嫌疑,而最终,无论哪一方面败诉,国产厂商都应当第一时间做好预案,例如爱立信败诉后加速对爱立信专利授权费用的谈判等等。而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一点,专利授权早已不是简单的交易问题,它涉及到的因素已然太过繁杂。
目前,国产厂商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华为、中兴等持有大量专利的公司,包括联想这样获得谷歌专利授权,以及小米这样受益于高通专利保护伞的企业都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专利风险。而除了必要的专利谈判和缴纳费用之外,国产手机厂商也应该学会凝聚力量,组成集团来对抗专利大头;并适时拿起法律武器,例如在中国本土起诉IDC的华为就以极低的成本,解决了颇为棘手的难题。
“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这句话在如今依旧是金科玉律,因为行业的竞争太过现实,又瞬息万变。而在学会正面面对和保护自己的同时,国产厂商还应当因此学到教训,认真对待专利的研发与积累。毕竟你不可能总是以被动防御的姿态存活于市场上,而科技的未来是无穷的,谁又能说自己在数年、数十年后依旧是行业的牛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