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谷歌宣布了Indian Language Internet Alliance计划,旨在让五亿的印度人在2017年之前使用上本土语言的互联网服务。而Facebook已经开始在印度推广当地语言的应用版本。
语言隔阂是多年来困扰全球化的重大问题。现在的互联网巨头争相开发多语言版本,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移动运营商和互联网巨头通过获得更多的用户来拓展自己的市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零界点,网络通讯内容的不平衡的恶果愈发凸显。
牛津互联网研究所的研究信息地理学的副教授Mark Graham说,“全球互联网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产生于极少数的发达地区,例如西欧、日本、韩国、北美,这也是许多人的‘梦中天堂’。”
互联网世界的“通用语言”英语,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被最多的人使用的语言。
GSMA和Mozilla发布的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中有55.8%的内容是英语撰写,而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仅占全球总人口的5%,全球只有21%的人能够有基本的英语理解能力。一些人口基数大的语言,例如阿拉伯语和北印度语,只占了全部互联网内容的极少部分(比例分别为0.8%和地域0.1%)。
Graham表示,现今全世界共有7000种正在使用的语言,然而Facebook仅能提供75种语言服务,以及40种经由Iris Orriss翻译的版本。在移动客户端上支持的语言种类更加稀少。全球拥有超过2亿5千名使用者的北印度语,直到去年才拥有了专属的Google Android才做系统版本。
互联网的80%的内容出自仅仅10种语言,Facebook,Google, 和GSMA等企业为了实现自己所宣扬的让人人都能接触互联网的目标,必须从开发另外6990种语言版本服务开始。
Google已经与印度本土语言出版商进行合作,开办了名为Hindiweb.com网站,主要功能是为北印度语内容提供一站式的网络服务。印度科技网站Medianama列举出Google为实现让印度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的崇高目标,必须要完成的步骤,例如让网站变得友好,尤其是对于那些小众语言使用者,例如特拉古语和泰米尔语。在技术方面,Google需要改进强化印度语搜索引擎,开发本土语言的Play store,解决标准化设备字体预装和翻译的问题。
虽然一切的口号听起来都是那么高尚动人,但比较于发展程度已接近饱和的西方社会,互联网企业必须试着向东方国家学习。在中国和俄语系国家,规模庞大的本土语言网站繁荣程度,让西方公司也不禁咋舌。然而由于缺乏本土语言网络生态环境,印度和非洲,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机会,等待着西方互联网企业的介入。
via q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