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专题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科技媒体的身份危机

作者:朱晨叉
2014/06/20 02:30

昨日深夜,笔者的同事 Benimaru Zhang 同学在朋友圈里发出了如下感叹:

“国内科技媒体集体无聊中。”

实际情况是,许多科技媒体似乎在“报道”上有所松懈,却将注意力挪到以品牌和流量为为核心目的的线下活动上。这样似乎有点舍本逐末,甚至不务正业的味道。

事实的触目惊心程度,各位读者肯定有目共睹:活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氛围浮躁,长远看来影响极其不好。就算宏观来看各家媒体的“战略布局”,其路数也是同质化严重。

若条分缕析一番,必能挑出业内的各种问题,此处就不赘述了。

在深度自我批评之后,笔者斗胆将问题作了一下归因:整个科技媒体行业,面临的是一重“身份危机”。追问本质,正是“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之前的问题:“我是谁”。

科技媒体,为什么是媒体?

除去门户网站,在笔者所知晓的科技媒体中,有资深媒体人自立门户的,有业内人士转行成立的,有高端玩家积沙成塔的,也有待业学生开天辟地的。不同的出身告诉我们,成立一家科技媒体,纵使有万般磨难,却唯独没有被“媒体”应有的门槛阻拦。

既然自称新媒体,就必须承认,自己本就不是媒体

因为它太过垂直。

不是曾经的媒体,意味着从业者也许不会受《娱乐至死》中的三大戒律所束缚:可以有前提条件,可以使人困惑,也可以充分阐述

科技媒体的垂直属性,看似能够让我们脱离“予人刺激”这种低俗追求,去迎合更为高大上的精英化甚至民粹的“宏大目标”。而正是这种傲慢,蒙住了许多媒体人的眼。

一个典型的争议:Quora 和知乎上的回答,到底是应该趋于理性中立客观的知识整理和观点陈述,还是应该热捧各种机智内涵却毫无信息量的回答?

这就是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抖机灵主义的冲突。

后者带来的是流量和浮躁,值钱却令人反感,而前者却并没有带来转机,而是提出了更深层的问题:一群细分的,垂直的业内人士,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和相当姿势水平的前提下,所预期的科技媒体,还是我们熟知的媒体吗?

这样一种内容平台,更像是社区,或理想状态下的 wiki,专业的同时,却不讨喜。

高质量的内容平台,必然会因为其阅读门槛而减少读者群的数量,随之下降的就是流量与关注度,站在运营和商务的角度,这种局面是可怕的。反过来,正是因为许多科技媒体并没有拉高门槛,因此给大量“圈内”企业的 PR 部门留下了足够大的施展空间,同时拉动了就业,其产物就是低质量的内容占满虚拟空间,没事找事的线下活动充斥着现实世界,甚至让从业者都纷纷自我怀疑。

继续深挖,还有许多因素在缠绵悱恻,这个时候的我们,其实更希望看到的是答案。不巧的是,答案,是媒体人最没有资格产出的内容。笔者唯一能理直气壮告知各位读者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

以下是广告时间,没错就是广告,完全没有掩饰的必要。

这种可能性,源于雷锋网的一次尝试:我们做了一个叫做“硬创邦”的东西。

硬,代表着 hardcore,对硬的追求,就是对干货的追求;创,不仅是创业,而是怀揣改变世界决心的创造,是非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脚踏实地;邦,是形态,是一种能给我们身份的东西。

我们想做的太多:我们想做优质的内容,只要够硬;我们想插入最为英勇的创造者群体,因为他们在“创”;我们想组建读者群,没错就是读者群,无需否认,管它是不是乌托邦。

我们想做的太多:线下活动,台上的故事,如果能用嘴巴讲,为什么要被写在 PPT 上?台下的观众,不是背着 KPI 的编辑,为什么要听公关稿?故事、态度、腔调、血泪,这些好东西怎能被丢弃?

我们想做的太多,做好太难。

硬创邦,只是我们在科技媒体从业者的身份危机下,作出的一个选择而已。当然,硬创邦刚成立不久,不过后续的成果,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如果各位读者看到广告二字没有关闭页面,是不是搜一下 leiphone_bang 这个订阅号,或者扫扫下面的二维码呢?这,也是一种因为对现状不甘心,却不放弃寻找答案而作出的尝试啊!

非常感谢。

 

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科技媒体的身份危机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