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音乐是一种交流,而不是表演;音乐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巧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所有东西都沦为娱乐和消费对象,音乐也不例外。从黑胶碟、CD,到 iPod 和手机,快进跳转外加各种歌单和排行榜的出现,都无法掩饰手机并不适合作为音乐载体的事实。
而更悲哀的是,更多的人只是把音乐当做背景声使用,他们打开音乐,仅仅是为了让耳边不要静下来而已。这的确是个音乐精神严重缺失的时代,经典音乐辈出的时代已经或许真的已经过去了。
人类对事物的看法和印象,会受限于获取事物工具和过程的影响。造成“音乐逝去”的重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手机,我们的电子设备还没有适合音乐的交互方式。
或许乐流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个问题的,但它肯定是史上“最简单”的一款播放器,整个应用只有一个界面和4个操作。
应用的主界面只有歌名曲和圆形的封面,长按任意空白搜歌,上划分享,下划换歌,左划暂停,这就是所有的功能操作,没有返回、没有快进、没有歌曲列表、更加没有排行榜和推荐。
但这简单得不可思议的界面背后,但每个简单的操作都伴随着华丽的动画和复杂的后台操作,所有的复杂性都被隐藏到了界面和语音搜索之下了。
因为非歌曲搜索词语本身没有限定,所以结果也是开放性的,所以经常会有和各种音乐不期而遇的惊喜。乐流就像是个糖果盒,你永远不知道尝到的下一颗糖会是什么味道。
依靠背后的算法,语音识别和语义识别可以在50毫秒内完成并开始播放。所有的操作都只是简单的手势,甚至不需要视觉本身的参与,可以让用户将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音乐本身。虽然只是操作上的不一样,但这带来了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使用体验。
乐流的初衷只是想简化人们听歌的方式,但乐流实际上年听歌的过程都简化了,歌曲播放后,只有下一首和暂停两个操作。
没有快进和跳转,用户无法对歌本身做任何影响其前后延续性的操作,这变相保留了歌曲本身作为音乐的独立性,让它们更像是歌曲作者和演唱者的复刻,而不是孤立的旋律,让聆听更像是在和他们之间的交流。
另外,在习惯了的操作权被拿回去之后,反而带来了一种静静听歌的平静,让音乐精神与应用极简操作之间有了一种传承性。
“准确说,乐流不是一个 product 而是 project”。乐流在市场上的表现不错,上线30个小时在APP STORE音乐类免费排行榜前50,上线60小时进入前20。
但其创始人则表示并不特别关注乐流到底有多少人下载、能不能卖出去等商业数据,相比之下他更关注的是用户对乐流有没有产生“移情”。
“移情”二字就点明了乐流的整个初衷和未来版图。其公司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名为 Project Flow 的新的交互系统,而乐流(Music Flow)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从鼠标键盘,到触控手势,虽然操控方式越来越自然,但本质上我们还是在和机器做交互,它们还不够人性,还不够情感。
乐流背后的是情感理解和情感操控,它所做的是用情感连接虚拟和现实,甚至是模糊它们之间的界限。
它看上去像是个垂直到音乐领域的,加入了手势控制的语音助手/搜索引擎,但或许这已经是一个新的交互方式,甚至新的系统的开端……
而选择音乐作为切入口,是因为它是和人类情感最接近的交互途径。作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语言和情感的控制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种交互技巧,这放在科技上也亦然。
而对于音乐市场,正如其CEO所说,“并不想与现有的各种音乐应用竞争,打乱目前的音乐市场,而是专注培养用户的语音控制习惯”。
这是可能影响移动产品,甚至影响科技交互发展的一种尝试,而它首先出现在音乐行业,只是“恰巧”因为这是情感与科技岔路口上的第一个界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