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酷派的两位高管要出来做智能手机,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时候才自立门户是不是晚了点(晚的程度可以参考一九四九年宣誓加入KMT)?这个时候,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真的是一点空隙都没有,上穷碧落下黄泉,每一处都插着此处有主的旗帜,就像理工院校里理工科九分以上的女生(百分制)。
是信仰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还是树倒猢狲散?第一个理由在情场上是金科玉律,在商场上就是贻笑大方了。至于第二个,我查了一下数据。从2013年开始,一直到2014Q2,酷派的数据一直比较稳定。2013Q1,酷派的中国市场份额是10.30%,2013Q2是11.20%,2013 Q3是10%,2013Q4是9.39%,2014Q1是10.50%,2014Q2是10.70%。这是比人民币还坚挺的数据啊。不过,数据有时候做不得准,和林志玲的胸围一个道理。在找到数据之后,我又查了一下酷派的新闻以及能找到的财报,还有一些媒体报道和风言风语。当然,仅仅通过媒体报道和风言风语,无法真正知晓这一年半里酷派究竟经历了什么,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这一年半有两件事值得提一下。一件事是酷派押宝4G,取得了成果,在13年Q4收获果实。接着,酷派过了一个美好的季度,14Q1,酷派增长了。然后,问题来了,营增改要来了,确定从六月一日开始实施。实施之后,运营商给手机的补贴少了。这让基本走运营商渠道的酷派情何以堪(江湖上甚至有重渠道不重产品的评价)。人家可是一直和运营商玩耍的,是一家B2B的企业,而大部分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是B2C,或者是B2B和B2C混合。
第二季度的数据也很美好。酷派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上半年。2014年上半年酷派营业收入攀升至149.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加54.8%;同时,得益于酷派的4G提前布局和电商策略,酷派在2014年推出了系列化组合产品,并推动了酷派的规模效应和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提升,酷派产品的毛利同比上升59.5%至20.25亿港元,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94%,净利约4.12亿港元。
美好的上半年过去了,艰苦的下半年开始了。
我找不到酷派2014Q3的财报,不过,我们可以大致对比一下和酷派情况最像的联想。联想的移动业务(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同比下滑了6%,出货量大幅增长,但营收却在下滑,一方面说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则归咎于联想以营收(包括利润)换取市场规模策略的实行。联想尚且如此,酷派会怎么样?
酷派不是没有想过丰富渠道,2014年伊始,酷派就确定将以运营商、电商、社会公开渠道三驾马车为突破的发展路线。九月,又将电商渠道的发展上升到了企业战略级。也取得了成绩。今年双十一,在各手机企业纷纷晒成绩之际,酷派大神总裁祝芳浩发了一条微博:双11期间大神手机全网总销售额达5.6亿元,并且大神F2在京东单品销量排名第一。不过,酷派并未从危机当中走出来。不错,酷派有了销量。但是销量不是一切,冲量的最终目的是要赚钱,但是,酷派大神不怎么赚钱。互联网品牌当中,除了小米,就没几个赚钱的(华为荣耀和小米有一段视频可以自己找来看一看)。当初,大家看小米赚钱,蜂拥而上,复制他们看到的一切,堆硬件、跑分、性价比等等,然后大喝一声:“小米!战个痛快吧”,几招过后,他们发现不赚钱,赶紧找原因,原来交互和体验才是杀招,如梦初醒,于是,刻舟求剑的开发ROM。殊不知,雷军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玩服务了。酷派看在眼里,明白了一个事实,电商太难了。但是,酷派需要一条出路。它不能再运营商一条腿走路了,起码要两条腿,三条腿更好。
电商这条线先撑着,其他出路还要找。
回过头来研究国内的同行,用显微镜看,一根腿毛都不放过。
国内赚钱的手机企业就那么几家,华为,TCL,小米,OPPO,还有一个OPPO同门vivo,还有一个一加。他们各有各的道儿。华为有自己的心,最近有开拓了中高端市场,mate7高配版火的一塌糊涂,比郭美美都受欢迎,卖手机就赚钱。TCL在海外市场站的稳当,这是收购阿尔卡特手机的余荫,2014Q3财报,TCL手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9.8亿软妹币,实现净利润5.73亿软妹币。
TCL正打算自己生产手机屏幕,这样一来,TCL的脸就是自己的了。小米模式分析的比较多了,就不多说了,我提一个大家不怎么关注的事实,2013年12月23日,小米公司对外宣布,MIUI全球用户突破3000万。目前,MIUI已经建立起了以小米应用商店、主题商店以及游戏中心为代表的生态体系,月营收业已突破3000万。2014年8月,MIUI掌门人透露,MIUI月收入过亿。对于“业内数据预测MIUI的用户的APRU(AVERAGE MONTHLY REVENUE PER UNIT,指平均每个用户每月贡献的业务收入)在5到6块之间,每年可以给小米贡献60块左右的硬件外收入”,掌门人表示有些偏高。可即便是将这个数字腰斩,也有30块,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很多国产手机的硬件利润。最让人流口水的是,这个钱是细水长流的。OPPO和同门放在一起说,因为他们的路数差不多,就是猛打广告,在二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获得知名度,同时本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联络有亲”的精神建设渠道。一加,比较特殊。电商牌子,路数却不是完全的小米(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他们在米帝那里发力,据说已经开始盈利。美帝那里捋顺了之后,再反攻大陆就容易了。当年,委员长就打的这个主意。
酷派看了看,掂量了一下自己。华为学不来。华为能有今天,是余大嘴破釜沉舟的结果,是华为厚积薄发的结果,少一个都不行。TCL也学不来,没有能买得起的国外品牌给他折腾,即便是有,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整合。TCL整合阿尔卡特的时间不比联想吸收ThinkPad短。小米也学不来。一个ROM从开发到得到认可需要时间,MIUI一路顺风顺水,积累到了7000万用户,用了四年多。照目前这个架势,酷派能不能活过四年还不好说。
对于酷派来说,现在已经是生死存亡的关头了,没有两年时间运作一个不知道未来的项目。就只剩下了一对同门还有一个一加。先说一加。靠价格在国外杀出一条血路,然后墙外开花墙内香,这是一个好思路,也是一个危险性颇高的思路。火星人都知道,专利是智能手机绕不过去的门槛。酷派虽有一定的专利积累,但是绝对挡不住专利流氓的安禄山之爪。比如流氓界的代表诺基亚,刚说完不做手机,话音未落就嚷嚷提高专利费。别看一加闹得欢,专利官司分分钟就教会他做人。一加和酷派不一样,一加就是一个小作坊,大不了不和你玩了。酷派可是上市公司,玩不出一拍两散的路数。所以,酷派要考虑到,在国外积攒足够的足以反攻大陆的名气之前,就中了专利流氓的安禄山之爪,结果就是上天不能入地不得。相比这个风险性极高的cosplay,OPPO师兄弟就安全得多了——提升知名度,和渠道商绑在一起,做好产品,然后,坐等收钱。于是,急于改善的酷派学习了。可是,这种成功不只酷派看到了,三星也看到了。
也不是说酷派没有机会,三星毕竟不能像酷派那样分润股份,玩得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还彻底。只是酷派的机会并不大。渠道再怎么卖力,再怎么使出吃奶的劲儿,还是要有好的产品打底,或者有让人欲罢不能的价格。酷派的产品……不说也罢。至于说价格,酷派的成本压缩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但是玩不出小米那出“羊毛出在猪身上”,做不到堤内损失堤外补,他的成本优势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所以,我不看好这次自立门户。虽然,这是一次主动改变,勇气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