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的作者是bong手环创始人顾大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dayu”。坦白说,这篇文章的主调并不是“干货”,不过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硬件创业者的危机意识和心理变化,从侧面去了解硬件创业的难处。
话说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合伙人大鹏的时候,是在去年的五月初的一个中午。皓玥介绍我们一起吃中饭,说“和这个搞硬件的聊聊”。我那时候其实对硬件的概念非常初级,除了一片漏洞百出的基础知识外,只能靠自己的通用逻辑来勉强理解。
那天我们是在滨江的蜜桃吃饭,在我们聊了半小时后,我们三个人开始排一个为期8周的迭代计划……是的,你没看错,我们就是这样迅速的进入了状态,而且我其实也只是提出了自己当时无数的想法中的一个——最普通的,但也是最靠谱的那个。
这8周的迭代目标是:做一个全自动手环的原型。然后这8周里,我们每天更新自己的状态,到周末的时候回顾一周的成果并且确定接下来一周的目标。然后你也不会知道为什么拍脑袋决定的8周后,这个全自动手环就做出来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自动手环。
我们痴迷于疾速迭代,鄙视宏大的计划。
但实际上,迭代虽然看起来是个很光鲜的词,其实本质上是凑合过日子。我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视觉设计师和前端工程师——都是各处厚脸皮求朋友帮个忙——而这要求我们必须能够清楚干净的切分任务。
这是迭代的一个关键:迭代倒逼你必须能够切分自己的任务,做出决定。创业的一个大忌是粘粘糊糊的什么都想要,不能够分清主次和真伪。
而迭代的手筋(围棋用语),其实就是培养“做切分”的感觉。这种感觉有点像庖丁解牛——其实你最好试着自己去解剖一只鸡——你得找到骨头,找到筋,找到柔软的肉。
也就是,找到架构,找到关联点,然后切开。然后一个个环节去试错。
手筋养好了之后,要克服一个心魔: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试验是错误的。这是非常常见的禀赋效应,所谓“敝帚自珍”——克服这心魔的一种方法是:先假想这次试验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做的,再假想是一个你有些讨厌的人做的,最后想这是自己做的。如此反复几次,基本上就能找到感觉。
合伙人李楷开始和我们合作之后,我发现生产是一个漫长的、不可变的过程。这让我浑身不舒服,觉得不能变化就等同于过大的风险。我们一起费尽心机的寻找硬件迭代的机会。
去年冬天,在一个寒冷的厂房里,我刚从深圳回来,站在一个没有窗户的窗口前和李楷抽烟。我说,他们都说硬件不能迭代。李楷怒了,说,靠,硬件为啥不能迭代?咱们来迭代一个!然后把烟头扔到地上踩灭(最后这句可能是我杜撰的……)。
为了硬件迭代这句话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总之,我们真的找到了一些方法。这方法让我们理解了一个长期的计划到底是为什么会形成:惧怕承担责任,以及害怕变化。这才是宏大计划的根本原因。
而我们这群血管中流淌着迭代血液的人,是天生的变化爱好者。因为我们深知,创业犹如探索星空,每一次都要谨慎的选择距离最近的那颗,才有可能持续的走下去,探索到更广博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