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的战场,还没来得及拼技术就已经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淖,乐视最新发布的电视更是把价格拉倒了998的惨无人道的境地(虽然搬走它家一台电视严格说来其实还是要花费小2000)。
这对消费者而言,短期来看可能是好事;对于电视盒子厂商来说,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利好的消息。因为现在电视机的市场已经是“很难买到非智能的电视机了”,安卓系统成为了电视的标准配置,也就是每一个电视都自带盒子功能的时候,盒子,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质疑盒子存在意义的五个疑问:
知乎上有人提了一个问题:“包括小米盒子在内的智能电视的销量在2013年有多大?”一个电视产业的业内人士透露了采自整机厂、芯片商、网卡模块供应商、销售渠道等的两项数据:互联网盒子1150万(Linux、安卓和苹果电视盒子),智能电视3200-3300万(也是所有操作系统加起来的数量);对比一些咨询公司的数据,这个数字八成还是可靠的。
盒子有自己的市场,但即便是在传统电视向互联网电视进化阶段的过渡阶段,作为代用品的盒子和电视的销量本身就存在倍数级差别。而到了2014,这种差别将会更明显。在昨天雷锋网举办的“智能时代的世界杯”主题的线下沙龙上,深圳的神画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深圳盒子厂商目前的动向:量还是很大,但部分的大厂开始把盒子转型成智能家居中控(盒子本身已经不能独立支撑一项业务);而小编从另一个山寨盒子厂商处获知消息是,今明两年盒子数量达到顶峰,但利润下滑,到2015年可能就不行了。
这波人都是处在产业核心地带、第一时间知道市场动向的人,要判断盒子的市场前景,他们的观察比市场调研和推理分析都要可靠。
虽然口口声声强调“用户体验”,好像把选择权都交给了用户,但无论是电视还是电视盒子目前都是卖方市场,厂商生产什么,用户就接受什么,从CRT电视机到平板电视机,LED、3D的普及,又或者是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乃至今年全行业热捧的4K超高清概念,对消费者有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很难界定,但消费者就是吃这一套,他们反正是要买电视,给他一个做决定的理由就好了。而这种技俩,电视行业已经玩了很多年,也会无情地碾轧过“盒子”。实际上,除了小米、阿里等若干个占了市场份额不到1%的互联网玩家的声音,你还听过什么别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