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编译自Wired,作者DAN GROVER从美国转到中国工作,成为了微信的产品经理。
今年夏天,我带着所有的行囊从旧金山来到中国广州,巧合之下成了一名微信产品经理,这是一款中国非常流行的即时通讯工具。来到一个新国家意味着要学会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事情,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适应饮食等。在数字生活上,我将手机中的应用都换成中国的,不仅是出于我身为圈内人的兴趣,还因为我想尽可能的本土化。
有一天,我开始在笔记本上列出在中国使用的应用,跟在美国使用的应用之间的不同。当我写完后,我对长长的清单表示很吃惊,这似乎都可以写成一篇文章了。
美国应用程序的最新趋势是,将应用拆分为更单一的任务驱动型应用,但中国应用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每个应用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功能有时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时却只是任意的组合。我能想象的仅仅是如何定价才能吸引足够地眼球,以及这些应用的运行方式如何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几个实例:
1、微信 vs. WhatsApp。微信除了可以用来发信息外,还支持视频聊天、新闻资讯、支付钱包、像Evernote那样的收藏夹、游戏中心(内置游戏)、摇一摇、类似Shazaam的音乐服务、与Zawinski的法则一致的邮件客户端。它的官方平台能让硬件设备直接使用这一应用,,不再需要再定制应用。
2、百度地图具有天气功能、寻找好友功能、旅行指南,像钱包一样能购买任何商品。腾讯地图支持发送音频格式的明信片。这两款应用都有QR阅读器,同时提供了当地的团购信息。
3、曾被认为是山寨版Twitter的微博,如今也加入了更多的功能。“发布”功能键支持发布10种不同类型的内容,从博客到餐厅的评论。它也有了自己的钱包功能。
4、类似雅虎的门户网站在20世纪初走向了破灭,但中国还有新浪、网易、hao123以及腾讯。尽管一般的应用都具有门户网站的相关特点,但是各门户网站还是推出了自己的应用,这些应用也倍受欢迎。
微信为各品牌和公众人物推出了公众号。它们有点类似先前的IRC和AIM,能应用到银行、通信公司、博客、医院、商场以及政府机构。许多机构也会用自己的应用或者移动网站来代替公众号。
你可以发送任何形式的信息(文本、图像、音频等),他们都能做出回答,这些回答可能是应用自动的回复,也有可能是其他人从某地发来的回复。这同与朋友聊天的界面几乎都是一样的,只有一点不同:在底部有账号功能键。
除此之外,寻常聊天工具中的所有功能都包含在里面。公众号为其订阅者也会进行新闻的更新。所有的界面都显示在一个屏幕上,对许多用户而言就像RSS阅读器一样。这种模式的成功使得更多的应用以不同的方式采用聊天界面。新浪微博、QQ都将该功能加入到其各自的应用中。
应用开发商并没有在这问题上进行探索深思,实际上他们只是复制了整个聊天界面,原封不动的将其塞到自己的应用中。
带定位功能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当你寻找陌生的目的地时,它们就能大展身手:大部分这类应用都带有“选择城市”的下拉菜单、天气信息、“附近”功能(提供周边餐饮、酒店等服务)。
许多应用还支持与周围的陌生人联系,这在今天一点都不新鲜。在美国,Highlight和Skout率先尝试了这项功能,但是他们都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而在中国却风靡一时。这也许归因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又或者仅仅是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的差异。在这里这个想法得到很好的实施和应用。
陌陌就是为此特意开发的交友应用,如今每月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6000万,并且在申请IPO。陌陌让你能遇到你周边的人,同时还包含热点新闻、讨论区、游戏等功能。
更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普通的、更实用的应用也包含了定位功能。微信和QQ是如今最流行的两款通讯工具,“附近的人”能将你周边的人列出,同时你还可以查看他们发布的状态中的照片。你可以选择是否出现在附近人的列表中。
微博支持查看附近的帖子以及流行的账号和讨论组。主流的音乐、电影、电视应用程序还能告诉你周围的人正在收听/看什么节目。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地图的“热力型地图”,这是一项支持实时更新、展示人口密度的功能,是通过反馈用户的位置建立的。
我认为如果美国的主流应用不断地添加这些功能,即使是在非常谨慎、有约束性的前提下,在一些利益集团的推动下也会成为晚间新闻的爆炸性消息,在微博圈等论坛也会受到强烈的抨击。
via 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