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苹果进入后乔布斯时代,市场对苹果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在今年秋天的两场发布会以来,苹果正式进入了蒂姆·库克时代,这两种对立的声音更愈发明显。
看空苹果的一方认为,苹果增长速度放缓,市场份额被安卓阵营抢食;苹果创新不在,硬件产品优势被三星等厂商赶上;而看好苹果的一方认为,其高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仍在持续提升,并保持着高额利润。面临创新瓶颈时,推出了大屏、轻薄的产品以刺激市场,取得了空前的关注。Apple Watch 、Apple Pay 、Apple TV 又将为苹果开辟新的市场领域。
而就在前不久,激进投资大亨伊坎发出公开信,认为苹果的估值被显著低估,其市值应该是目前的两倍,整体估值将达到 1.2 万亿美元,并且认为随着苹果的一系列新产品出炉,其营收增长大潮即将到来。无风不起浪,这一言论也受到了科技业界的热议。有人认为伊坎是只会资本运作的“纸上企业家”,对于苹果的业务和产品实属外行。其中顶级分析师科林·吉利斯更是认为谷歌将击败苹果,成为首个进入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那么问题来了,苹果的估值是否真的被看低了?蒂姆·库克时代下的这些新品,能否再度引爆市场?
其实在谈到一个公司的估值时,首先要考虑到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到底是一家硬件制造型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硬件公司的估值体系和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体系有着天壤之别。
硬件制造公司的估值基于现金流基础:使用财务报表表中的 EBITDA(息税折旧前利润)数据乘以8,再乘以特定行业的贝他系数,即可快速得出大致的估值。而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是依靠华尔街提出的DEVA 估值法,即E=MCC(其中E 为项目的经济价值,M 为单体投入的初始资本,C 为客户价值增长的平方值)。
就拿国内手机行业来看,港股上市的酷派市值大约是10亿美元,而成立才不到四年的小米估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其原因就在于酷派主要借助运营商渠道出货,只有销量,对用户的控制力不强。而小米已经算是半个生态系统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可以看出,互联网公司的DEVA 估值法极度依赖用户基数,当用户增加时其估值将成倍地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创业才不到几年的互联网公司,估值动不动就是上亿。
而在谈到苹果的估值时,由于苹果是一家极其强大的生态系统型企业,其产品和业务错综复杂,你可以把他当作一家卖硬件产品的公司,也可以当作一个互联网公司。目前对苹果市值的计算是基于其股价,还没有一种对它进行全面而精确的估值方法。
因此,我们只能围绕着目前苹果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布局,以及硬件产品的市场表现以及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如果抛开硬件产品,把苹果看做一家独立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苹果的互联网布局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
众所周知,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围绕iOS 系统打造的软硬一体化封闭模式,而这种封闭性有效地规避了硬件上摩尔定律。通过不继完善iOS 系统的用户体验,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内容来绑定用户。目前苹果已经推出的互联网服务包括软件商店(App Store)、音乐商店(iTunes Store)、游戏平台(Game Center)、电子书平台(iBooks )、生活服务平台(Passbook )、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车载系统(CarPlay)、健康管理平台(Healthkit)、移动支付(Apple Pay)等,布局于智能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智能家居领域,苹果推出了HomeKit ,通过制定统一的硬件规格标准,将现在凌乱的智能家居产品引向统一,为不同厂商、不同方向的智能化产品提供了一个集中统一、可互联操控的平台系统。
比如在移动金融领域,苹果最近推出了Apple Pay ,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全系统整合,极大的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再加上苹果的整合能力及影响力,Apple Pay 势必会对移动支付商业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苹果手握8亿绑定信用卡的iTunes 消费账户,移动支付市场空间巨大,被华尔街日报形容为“移动支付沉睡的巨人”。
可以说,如果要把苹果的这些应用软件都单独分拆来估值的话,都足够支撑好几个上市公司。
以苹果的App Store 来分析,目前App Store 在四家主要的应用商店(苹果、Google 、黑莓、微软)中,苹果App Store 的营收占比高达70% 之多。如果要对 App Store用DEVA 估值法来进行单独估值,至少都能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因为它拥有数亿全球最优质的用户。
苹果在互联网生态的布局,几乎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每个应用服务都能够掀起该领域的革新。如果是要对这每个应用服务来分拆单独估值,几乎都能达到上亿级美元的价值。并且这些应用软件通过iOS 平台的整合,能够打造出强大的闭环式智能生活圈,用户通过一款iOS 设备就能完成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今年秋天的这两场发布会,正式宣告苹果进入蒂姆·库克时代。相继发布了更大屏幕的iPhone6 和iPhone6 Plus ,更轻薄的iPad Air 2 ,配备5K 屏幕的iMac ,以及全新系列产品Apple Watch…… 然而,这一系列的新品却也成为一些分析师“诛伐”的对象,有人认为苹果的创新不再,逐渐变得平庸,有人认为苹果正在吃乔布斯带来颠覆性创新形成高品牌溢价的老本。
其实,理性地从目前整个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来看,智能终端在经历长达七年的发展(第一代iPhone发布时计算),无可厚非地陷入到硬件和技术的瓶颈。我们知道,苹果的伟大不在于是技术创新和发明型公司,而是技术整合型公司。苹果的图形交互操作界面源于施乐,电容式触控交互技术源于收购的FingerWorks 。因此,可以想象当科技领域还无法出现革新性的技术时,苹果也只能是停留在硬件和工艺的升级层面。而目前苹果的做法是,通过推出更大屏、更轻薄的产品以刺激市场。
iPhone6 的发布同样受到了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这两款新机在发布后三天就卖出了1000 万,而在中国大陆开放预定后的三天内甚至超过了2000 万。虽然身陷“弯曲门”,但广大“果粉”对其热情依然不减,这两款新机也同时刷新了历代iPhone 的销售记录。据NPD DisplaySearch 的预计,2014 年iPhone 6 的整机销售量在7000-8000 万台之间。iPhone 6也将在明年帮助苹果每股收益提高44%、营收提高25%。
从 iPad 产品来看,虽然从苹果最近发布的财报能看出,iPad 的销量已经连续两年下滑,但仍然保持了平板市场第一的位置。而最新发布的iPad Air 2 ,苹果更是试图以其全球最薄来重新点燃用户的热情。其实在在面对 iPad 销量困境和增长瓶颈,蒂姆·库克也做了两手准备,一是与IBM合作向企业市场倾销iPad ,另一个就是着手研发大屏幕的iPad 。据预计,这些措施会让iPad销售在未来三个财政年度每年增加13%。
Apple Watch 是蒂姆·库克亲自操刀的第一款产品,被赋予是要颠覆传统腕表以及智能穿戴行业的一款全新产品。虽然目前业界对Apple Watch 的评价褒贬不一,但Apple Watch 仍然引领着整个智能穿戴行业,并且寄予着苹果开辟新市场的希望。据公开资料表示,苹果计划Apple Watch 开售1 个月后,出货量达到500 万,并在2015 年实现5000 万的出货量,能够给苹果带来上百亿美元的年营收。
随着iOS8 的推进,苹果软硬件将会高度融合,在智能生活的各方面布局也会持续深入。并且由于蒂姆·库克的强项在于供应链的整合和渠道的建设,苹果将会加强各方面产业链主导地位的生态系统,占据产业链主导话语权。可以预见苹果“帝国”仍将继续,不久后的几年便将会迈入万亿美元俱乐部。
树马界老聂/文 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业观点,微信公众号:shumajie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