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数据热衷者和设计狂人之间会有一些冲突,也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09年的Google离职事件:彼时,在Google这个数据大过天的环境中,设计师Douglas Bowman毅然选择辞职。以下是他的话:
是的,Google团队在犹豫选择哪种蓝色的时候,他们会分别测试两种蓝色的41种明暗度,以此来决定选择哪一个。最近我与团队成员就边框该选择2、4或5像素进行了辩论,他们要求我用数据证明方案。我发现自己已经不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下去了,我不喜欢用精确的数据来解释我所钟爱的设计。世界上还有很多令人激动的设计在等着我,所以我选择辞职。
诚然,Google并不是设计师的理想殿堂,毕竟它在乎的只有数据。如果不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宝库,今日的Google也许并不存在。注重数据的公司并不止Google一个,Facebool也是如此,这是公司生存的一种方式。但我们不能否认数据的优势,因为Google和Facebook都成功了,这些“数据为上”的公司以其实力证明了自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如此,苹果就是反数据的典型例子,乔布斯和库克都是设计狂人。
要说数据与设计相悖是不明智的,因为数据的用途不止一种。比如,Netflix用数据在记录其市场状况,也能用数据来优化设计。此外,高科技设计已经越来越依赖数据驱动,并且更快更智能。
在一些领域,工程师会用虚拟测试台、新型数据资源、先进计算机模拟和极度成熟的3D模型软件来制作更好的产品。
乔治亚理工学院航天航空系统设计实验室建立于2009年,旨在缩小学术界和工学研究界的鸿沟。在此工作的Simon Briceno博士说道:“虽然我们热爱设计,但是我们不能与物理争论。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让设计变得更加强大、高效、低价和智能。”
多亏了计算机流体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和其他一些计算方式的发展,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变得越来越少,他们已经能够量化风险。相比之前,他们能够更好地识别结构性问题,将需求转换成计算机生成的产品模型。
信奉设计、蔑视数据的并不止乔布斯一人。的确,太过依赖数据的精细化,多少有点反人类设计的意味,有人认为自动化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纵使有这样的反对声,我们也可以看到数据在不断发展。我们看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浪潮,而且很多基于数据的设计都是非常之棒。这都是数据发光发热的见证。
可以说,数据和设计是能共存的,并且数据还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也许数据不会在某公司的下一个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忽视数据的公司迟早将会面临危险。
Via: 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