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木玛”并不是一个人的真名,而且这个称自己木玛的男人也不打算告诉雷锋网他的真名,因为在“全山地”的圈子里,大家都有这样叫他,如果是和他谈论自行车的问题,这个名字再适合不过。
“全山地”是山地自行车竞赛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比赛中,速降部分占最大比重,同时还包含爬坡和越野XC部分。
“全山地自行车基本都配备有巨大的避震行程,这些行程往往都是可以调节的,这种设计能够很好地满足攀爬和速降的需求,在包含陡峭的爬坡和速降地形中,这种山地车能持续长时间骑行,因此被称为‘全山地’。”
现实中安静的木玛觉得自己其实是个很酷炫的人,这也就是他为何爱上自行车的原因:当时在北京上小学,学校规定三年级以后一定距离的孩子才能骑车上学,因此木玛觉得能骑车上学的人和别人都不一样,骑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到了六年级的时候,体校来学校选苗子,木玛被选中去练举重,但他本人并不是很想去,老师问他想练什么,他脱口而出说要骑自行车,那位老师当场就表示他练不了自行车,这更加激发了他骑车的动力。
初中时候,木玛开始跟着北京骑车的几个“老人”后面玩自行车。
“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自行车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原来它的玩法还有很多,比如上一米多的台子,再从两米多的台子上下来。”
最开始,木玛他们骑的是越野XC,北京能玩的地方也只有香山,但玩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整体的路面、坡度以及长度什么的都不是特别适合玩这个,经常出现“推上去一个小时,下来五分钟”的情况,会让人觉得骑着特别累而且特别没趣。当时大家都还没有“全山地”这个概念,只能边试错边改进,同时挖掘适合的风格。后来,经过不断地资料搜寻,终于找到了这么一个合适的风格,于是最开始的五六个人开始按照这种“全山地”的风格玩。
“‘全山地’合适是因为它能上能下,上的不会很累,下的能很爽,整个全程都能让你处于一种骑行状态,而不是一个推和骑的状态,整个路线规划上也更容易让人满意。”
自从开始“全山地”的骑行之后,木玛就开始频繁更换装备。根据他的描述,自己以前是一名程序员,因此有着“IT圈的习惯”,喜欢各种新的电子类产品,看到新的技术就像尝试一下。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自行车上,基本上1.5年的周期就会将所有的零件都换过来,淘汰掉一辆整车。如果有合适的车架,这个周期会更短。那些淘汰掉的东西要不就摆在了家里,要不就当二手出掉了或者给有需要的朋友用。
“玩任何一个风格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一种东西,就像个轮回,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新的设备来刺激自己度过这个周期,拿到一个新的东西确实会把我们的热情再激发一下,当然新的路线规划以及新的朋友也有这种效果。”
谈起“全山地”这两年的发展,木玛的眼里充满了自豪。他每周都会去香山骑车,根本不用提前约好,越来越多朋友到那个时间点就会出现在那里。为了推广这项运动,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香山弄了了个比赛,结果这一办就是四年,知名度也逐渐提高,赞助也多了起来。
“以前没有20岁以下的孩子跟我们玩这些,但这几年有许多家长陪着小孩一起来参与我们的骑行活动,就像送他们上学一样。今年的比赛我们设了个20岁以下的组别,原本预计有10这个组别有十几个人,结果到了那一天30个号码牌都不够用。”
木玛觉得现在的另一项工作是将自己之前骑车的经历和受的伤告诉这些年轻人,同时纠正他们动作上的一些失误,避免他们因为年轻气盛而出现意外情况。这样看来,他已经不只是在玩这项运动了。
将自己“玩”的经验传下去,也是“玩客精神”的一部分。
想感受更多“玩客精神”,那就请你12月14号下午来宣武门繁星戏剧村,玩客100第二期《骑迹》等着你。报名链接